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改革开放前长大的人都知道,那时的儿童玩具不多,要玩,基本靠自制,如男孩的玩具枪,就有木抢、纸枪、圆丝枪之类。50岁的危禄绵记得,他用竹子做过一把冲锋枪,每天在“嘟嘟嘟”的疯玩中,不仅很快晋升为“孩子王”,而且还引来大人的好奇,以为他家是竹艺世家。

其实他家只是和竹艺厂做邻居。当年受那位“反潮流小英雄”黄帅的冲击,老师不敢布置家庭作业,回家无事可做的他便常到竹作坊里去转悠。久之,师傅们下料、烧油、烙花、调直、开口、郁弯等手艺看都看熟了,这天心血一来,拾捡些边角余料便做了这把枪。未料这枪也吸引了几位师傅,虽然没有教他,但小郁中常用的拼、嵌、榫、郁等技法都用上了。这以后小禄绵再去作坊玩,他们就不再“去去去”地轰他走了。

后来才知,这几位师傅叫龚迪华、谢长庚、袁阳秋、谢乐安,是他刚出生时,随竹艺大师刘宗凡援外的精英。1992年,竹艺厂敲响了歇业的晚钟,年近30的他即从灯泡厂辞职,毅然竖起“益阳传统竹艺厂”的大旗,在拜这些老人为师的同时,还招揽了20多名竹郁师傅。看着小郁行业这位坚定的继承者,师傅们都争相将技术传授给他。

说他坚定,是因为他是“危福兴”的第五代传人。当年益阳,有“曾永顺的笔、危福兴的墨”一说,历经磨难的父亲见政策好转,把恢复老字号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然两者权衡,危禄绵选择了小郁竹艺。他唯一能说服父亲的是,毛笔和小郁都是竹子做的。

其实他也说不清,为什么一把竹玩具枪,决定了他的后半生。


上一篇:【传统医药】柏香孟家祖传烧伤治疗法(渭南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 西少梁瓦器制作工艺(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