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北刺绣,大多出自农家妇女之手,是她们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表达感情时创造的艺术品。在农耕生产和生活中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和生活理念,无论是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子庆寿、丧俗祭祀等民俗活动中,都以实用与观赏并举的形式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刺绣品极为丰富,按使用功能划分主要有:枕顶、云间、背心、裹兜、烟袋、裙子、绣鞋、被面、信插、绣球、荷包、裤带、屏帐、桌布、围裙等。

刺绣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其中有龙凤呈祥、吉庆有余,福禄寿喜、戏文典故、生活风情、动物花鸟等;多以子孙繁衍、功名利禄、祈福消灾为主要表现题材,涵盖了民间百姓所有的美好愿望,这些图饰中,有借同音物语表达各自内心的真实感情的,如“喜报三元”、“五子登科”、“官上加官”、“功名富贵”、“马上封侯”等,希望孩子长大后仕途顺利,加官晋爵;有表达子孙繁衍的图饰,如“鱼戏莲”、“凤穿牡丹”、“连生贵子”、“石榴百子”等祈求幸福美满、多子多福;有借物驱邪、祈求平安的图饰,如儿童饰物中的“虎头帽”、“虎头枕”、“虎头鞋”等;还有表达对长寿追求的图饰,如长青松柏、仙桃、仙鹤、彩蝶等;《二十四孝》的戏文故事、《三国演义》里的忠义志士关公等经典故事也多为刺绣图饰的表现题材。

渭北刺绣的基本特征是针工细腻,花形简洁明快,配色和谐大气,并注入深刻民俗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它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民众艺术,质朴而自然,奔放而抒情,热烈而肃穆。孕育着群众在生产生活中普遍的愿望和追求,与澄城的传统礼俗风尚相融合,体现着含蓄、敦厚、以理节情的美学法则,表现出北方人民的淳朴情怀,倾泻着家乡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他们卓越的艺术才能。

上一篇:【传统美术】剪纸裱画(秦皇岛市)传承人:姜艳华

下一篇:【传统技艺】昌黎皮影雕刻技艺(秦皇岛市)传承人:周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