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脱胎漆器(宁波市)
2018-05-17 14:49
脱胎,又称为“脱胎夹纻”,是传统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方式之一,最晚在公元四世纪时其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脱胎夹纻之兴,实与六朝以来佛教造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夹纻,就“纻”的意义来看,《说文》中说:“属,细者为絟,布白而细曰纻。”可知“夹纻”就是以麻布与漆互相层层相叠,利用麻木的张力结构与漆的粘性,等所塑的器形干固后,凝结成为坚固的形象,由此可知夹纻制作必先有胎。
脱胎,又称为“脱胎夹纻”,是传统工艺中内胎骨架构成方式之一,最晚在公元四世纪时其制作技术就已经成熟。脱胎夹纻之兴,实与六朝以来佛教造像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夹纻,就“纻”的意义来看,《说文》中说:“属,细者为絟,布白而细曰纻。”可知“夹纻”就是以麻布与漆互相层层相叠,利用麻木的张力结构与漆的粘性,等所塑的器形干固后,凝结成为坚固的形象,由此可知夹纻制作必先有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