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剧传播到玉溪大约在清道光、咸丰年间,云南名士杨高德到玉溪新兴书院、宁州书院期间进行主讲期间,曾组织过民间滇剧演唱。民国初期,玉溪各县陆续出现了云仙茶园、新生俱乐部、雅集社等滇剧班社。1918年,玉溪瓦窑村人罗香圃在昆明接办滇剧班社“群舞台”,汇集了当时大部分滇剧名角,纵横昆明滇剧届20多年。而当时的滇剧名角很多都是玉溪人。20世纪30年代,上海百代公司曾力邀一批滇剧名角赴上海录制唱片,而玉溪人罗香圃、周锦堂、汪润泉、张吟梅等人也在被邀之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玉溪各地先后建立了滇剧表演团体,挖掘、整理传统剧目。“文革”结束后,历经风雨的滇剧迎来了春天,玉溪市滇剧团整理和改编传统戏,吸纳其他剧种优秀剧目,涌现出一大批精品剧目,《朱德与唐淮源》、《京娘》、《西施梦》等剧目夺得“五个一工程奖”、“曹禺戏剧奖”、“白玉兰”等奖项,演员冯永梅摘取了中国戏剧梅花奖。

 


上一篇:【舞台艺术】通海高台(玉溪市)

下一篇:【传统戏剧】小屯村关索戏(玉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