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昆明扬琴(昆明市)传承人:栗臻
2018-05-16 14:43
栗臻于1932年,生于昆明。毕业于昆明师范学校,1958年,到昆明人民曲剧团工作,直到退休。
栗臻到曲剧团后,拜扬琴盲艺人张义清为师,学习扬琴音乐,并开始对扬琴音乐做记录和整理。在之前,扬琴音乐和说唱的传承是靠师传,用口传心授的方式带徒弟,并没有文字与曲谱。
栗臻整理记录扬琴老艺人的曲牌近两百首,其中有:“十大善书”。“十大善书”传说是陈圆圆传授的十部敬佛劝善的长篇大书,每部书连续演唱一个多月至三个月。“大八套”与“小八套”。所谓大、小八套就是三言两拍与民间传说中的十六个故事改编的折子与部头戏。如:《金针刺目》、《朱贯臣休妻》、《柴房听琴》等曲目。“唱小曲子”。经多年的探索、研究,栗臻将扬琴曲牌音乐整理、归纳后分为四大类:书腔、古曲、大调、小曲。
栗臻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共为许多剧目编曲,主要代表作有:《啼笑因缘》《红岩》(1959年获云南省优秀剧目奖)、《茶花姐妹》(1982年获云南省优秀剧目奖)、《土官斩子》(获全国映山红戏剧节音乐创作一等奖)。
2005年,栗臻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被命名为第一批昆明市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