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株洲县渌江龙舟赛列入株洲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这改变不了渌江、湘江两岸村庄龙舟队逐渐消逝的现实。这项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正面临着资金短缺、人才断层两大“拦路虎”,再不屈的划手,似乎也变得无能为力了。

1992年,一次只有预赛、没有决赛的“不成功赛事”,被划手们形容为给株洲龙舟文化带来了致命一击。

在株洲县文体局文化馆张副馆长的记忆中,小时候,渌江、湘江两岸的每个村都有龙舟队,每年的端午节,甚至比过年还要热闹,江面上龙舟翻腾,两岸观看的人群敲锣打鼓,而如今,他只能零星地记起,哪几个村还有龙舟和龙舟赛的存在。

南阳桥乡竹基村的龙舟比赛,以及几位老划手,成为申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材料中有力的支撑点。竹基村位于渌江和湘江的交汇处,村民自古靠河为生。村主任孙远来说:“建国前就有龙舟赛了,每年端午,附近几个村就自发组织起来,搞龙舟赛,看的人很多。”

上一篇:【传统技艺】杭州金银饰艺(杭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楚雄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楚雄市)传承人:李从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