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何七生,男,彝族,生于1926年7月,家住云南省楚雄市大过口乡大邑鸡村委会大邑鸡上村村民小组,在家务农。1941年跟随父亲何开友学艺;1982年参加楚雄市首届彝族传统文化研讨会;2000年参加楚雄市首届彝族毕摩文化研讨会;2001年参加楚雄市彝族《毕摩经》的翻译整理工作;2002年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委命名为云南省民族民间舞蹈艺人。

何七生自幼喜爱民间传统祭祀舞蹈,15岁时就跟随父亲何开友学习毕摩祭祀,由于祖上是毕摩祭祀舞蹈世家,他的祖父何田禄和父亲何开友都是当地最有名气的彝族毕摩,毕摩祭祀舞蹈在何七生家以父传子承、口传心记的方式得以代代相传。何七生是继父亲何开友之后的第六代毕摩传人,自父亲去世后,何七生就开始独立掌堂主持各种祭祀传承活动。他通晓并能吟诵彝族的毕摩丧葬经典,如指路经、超脱经、报恩经、转世经等,内容涵盖天文、地理、人类起源、医药、卫生、人伦、牧耕等。何七生老艺人曾被楚雄州、市文化部门多次采访,其吟唱的毕摩经也被州、市有关部门收集过。他一生中共传授带徒5人,如本村的何元东、何万才两位就是何七生老艺人的高徒,他们已得到了何老艺人的真传。

何七生老艺人的毕摩祭祀活动技艺精湛、全面系统且较为完整,在祭祀做法中能够边诵经边舞蹈,用喜怒、悲伤以及不同的腔调念唱经文来感化人们的心灵,其主持的整个祭祀礼仪庄严肃穆,哀婉深沉、具有超度亡灵、感悟人生、教化后人的文化功能。何七生老毕摩五十多年来共主持毕摩祭祀活动上千场次,现已逾古稀之年,但仍率领弟子开展彝族文化的传承活动,深受当地群众的拥戴,他还曾多次应邀参加楚雄州、市政府部门举办的彝族毕摩文化研讨会,为传承我市优秀的彝族毕摩文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5年被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上一篇:【民间文学】罗隐传说(杭州市)

下一篇:【民俗】九姓渔民婚俗(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