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技艺】澄城砂器烧制作技艺(渭南市)(省级)
2018-05-16 13:24
澄城砂器烧制技艺的基本内容 责任者: 澄城县文化馆 尧头砂器,以当地出产的坩土、煤为原料,相关工具:轮子、板锤、绳子、刀片、模、底坐、草垫、边模(大小不等)、铁锅盖(特制高70公分、直径80公分)、笼盖(用泥做成像锅形状直径约80公分,烧坯时用)、铁棍(挑笼盖用)、铁钗(挑砂器用)。 工艺流程分:和泥、踩泥、制坏、上釉、烧制。 1、和泥:先把坩土矿石粉碎取磨,煤烧焦粉碎取磨,然后按3比1的比例加水混和均匀成泥。 2、踩泥:用脚踩,踩时从一边一脚一脚紧挨着转圈踩,直至把整块泥踩完,这样反复踩,最少要十五六遍即可,据艺人讲,踩的次数多、泥才有劲,好做活。 3、制坯:一个人操作先拨动轮子,使其转动后,再在轮上拔泥制坯。 4、上釉:原料纯白土,事先准备2个空水缸,把白土放在一个缸里加水搅拌,待土块溶解后,把溶液盛到另一个缸里沉淀,留部分水,把多余的水倒掉,上釉时搅拌均匀后,把砂坯放在药水里,快速蘸一下,这样药薄厚才均匀。 5、烧坯:用明火烧。 (—)把块煤砸成1.3公分的颗粒状,三个固定连体煤窝同时烧,4个人(早先6个人,现在用电壶炉吹省2人),一个人埋煤窝,一个人烤坯,其余2人轮流挑笼盖,火一定要旺,焰要高达1米左右。 (二)烧时、把坯放在煤窝,笼盖扣上砂器,烧到笼盖发红,此时挑下笼盖,快速把砂器挑出,扣在铁锅盖下焐2—3分钟,再取出,这样成品就会发兰发亮,否则发红,影响成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