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以口夸传统文化保护区花灯音乐演奏(楚雄市)传承人 何正安
2018-05-16 11:24
何正安,男,汉族,生于1949年10月,楚雄市子午镇以口夸人,是本村传统花灯剧的乐器演奏艺人。
洪武年间多数汉民族随沐英迁徙至云南,随着汉民族迁入,把江南文化带至云南,后又融入了本土彝文化,所以该村的文化内涵极其丰富,汉民族入住后,就有了演唱“花灯”习俗,但为了祈祷平安,花灯里又加进了崇拜彝族之神的内容,融进了彝族先民原始的崇拜和祭祀活动,最为典型的就是该村每年正月初八的“土主庙会”,也称“太平会”,整个祭祀活动内容充满着彝汉文化的丰富底蕴。因此,何正安自幼喜爱民间音乐,20岁拜本村老艺人李春武为师,参加以口太平灯社,擅长二胡、板鼓的演奏,后来他请教老艺人挖掘整理了花灯音乐《大王操兵》《凤阳花鼓》《乡佬看亲》等剧曲谱,曲调具有浓郁的楚雄花灯特色。
据艺人杨正开、张绍祖、杨绍舜等人介绍,灯社到他们这一辈已经是第五代传人了,咸丰庚申年(1860年)因战乱(匪患)洗劫,灯社停止活动,因此,何正安也就成了花灯音乐演奏的第五代传人了。
现在,他能够较高水平地演奏《凤阳花鼓》、《大王操兵》、《补缸》、《小放牛》、《乡城亲家》、《七星桥还愿》、《狗咬雷公公》、《李小七接姐姐》、《驼子屈门》、《白狗争风》、《小四狗闹架、《向北方》、《渡口》、《三访亲》《包二回门》、《沙家浜红灯记》、《墙头记》、《二愣子招亲》、《游春》、《七妹与蛇郎》、《状元与乞丐》、《隔河看亲》、《花园晒鞋》,除以上传统剧目外,还自编自演了《娣妹二人争上游》、《将计就计》、《一坛订亲酒》、《送煤》等传统花灯剧目音乐。
何正安了是以口夸有洞经音乐司禄社演奏班子的领头人。他们经常在庙会中活动进行演奏,一些富人家在寿庆时也弹唱洞经音乐,该村的洞经音乐流传至今,就是有何正安他们这支民间乐队得以传承下来。
三十多年来,何正安带了七个徒弟,其中杨先宝、杨国忠是他最年轻、最得意的花灯音乐演奏演员。由于他能熟练掌握曲谱知识,每逢土主祭祀、庙会、太平灯会和一些喜事场合都要请他到场演奏,为以口夸的百姓带来精神的享受,逐步树立了较高的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