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李珍英,女,彝族,生于1957年4月,楚雄市大过口乡大邑鸡村委会大邑鸡上村人,是大过口彝族歌舞之乡响篾弹奏传承人。

响篾是彝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也是彝族妇女常用的一种民间乐器。在吹弹响篾时,常将一组簧片排成扇形,左手执尾端,将其放入微启开的嘴唇间,右手指轻轻拨簧片,以口腔作为自然“共鸣器”,通过唇、舌、口形的变换,控制气流的出入、松紧、强弱、音长等。响篾的音低沉,音色优美动听。在响篾调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神话、传说,同时也有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生悲欢离合的情调,弹奏响篾是过去彝族妇女表达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传承伦理道德的一种主要方式。

响篾这一古老音乐过去在楚雄市彝族地区自古广为流传,但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生产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现已面临十分濒危,在楚雄市辖区内掌握响篾弹奏技艺的传承人已掘指可数,后继无人现象突出,因此需要抢救性地保护响篾这一彝族民间音乐。

李珍英生长在彝族聚居的村子里,自幼受到了彝族古老文化的熏陶,使她深深热爱着自己民族的文化,15岁的时候跟随母亲何万八学习响篾的弹奏技艺。现在,李珍英熟练的掌握了许多当地流传下来的响篾调,能够较高水平弹奏苦情调、哭嫁调、响篾起源调等30多个调子,同时能够讲述许多起源、伦理、道德、习俗相关的故事传说,她还能通过响篾这一乐器完全表达出来,许多村邻妇女们喜欢和她聚在一起,听她弹奏响篾,讲述故事。

李珍英的响篾弹奏技艺属于家传,由于彝族地区妇女受一些传统思想的影响,具体从哪一代开始传承无从调查,据李珍英本介绍,是由外婆传承给母亲何万八,母亲传给她。现在,李珍英把她的技艺传承给了两个女儿李世秀和李世凤,她们已掌握了响篾弹奏技艺,能够独立弹奏许多曲调了,每逢节庆、喜庆和集会的日子,她们总是聚在一起传承着响篾这一古老音乐。

李珍英响篾弹奏技艺娴熟、曲调优美,先后4次应邀参加了楚雄彝族火把节原生态歌舞乐展示活动,多次参加大过口乡彝族民间文艺展演活动,曾受到过省、州、市文化部门的采访录音。同时,李珍英在当地不断开展传承活动,为楚雄市大过口彝族歌舞之乡的民间文化保护传承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009年被评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


上一篇:【传统技艺】镇坪棕袜子制作技艺(安康市)(市级)

下一篇:【传统技艺】朱亭镇邹桂文雕刻(株洲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