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1949年12月出生于临海县上游村(现属白水洋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5年毕业于双楼中学,期间开始学习跳狮子,王曰友为黄沙狮子第六代代表性舞狮传承人,他从小就喜欢舞狮,耳濡目染。

1949年12月出生于临海县上游村(现属白水洋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65年毕业于双楼中学,期间开始学习跳狮子,王曰友为黄沙狮子第六代代表性舞狮传承人,他从小就喜欢舞狮,耳濡目染。15岁从师第四代黄沙狮子传人冯郁青学习舞狮,由于其刻苦勤奋好学,几年后,很快的掌握舞狮的技巧。不管是在地上翻滚嬉戏,还是上桌表演,他都能使狮子精确地踩到鼓点上。其精彩的舞狮,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方圆几十里内,王曰友师傅跳狮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由于“文革”的影响,黄沙狮子毁失殆尽,传艺断代,陷入了失传的危机。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虽有复苏的政治环境,但在当代经济大潮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以及熟练黄沙狮子的艺人年事渐高或相继去世,黄沙狮子的濒危处境仍难扭转。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王曰友辅助村支书王曰能,在危难之际开始筹组临海市黄沙狮子表演艺术团。王曰友师傅负起传承的重任,把一生所学的技艺毫不保留地传给下一代,组织狮子班,重新传承舞狮技巧,担任教练及击鼓指挥,可称得上是黄沙狮子承前启后的关键性人物。2006年5月,《黄沙狮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保护、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黄沙狮子”增光添彩、发扬光大作出应有的贡献。

王曰友师傅从1998年开始,培养黄沙狮子接班人,培训、传授舞狮队员达50多人。在白水洋镇中、小学舞狮班任舞狮教练。

1998年以来,跟随王曰能为团长的临海市黄沙狮子表演艺术团先后六次参加了临海市“江南长城”节、台州市的元宵踩街等一系列表演活动。2005年11月,受到盛昌黎副省长的亲自接见和表扬。2005年,受到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华夏文明》栏目的采访。2006年,获台州市首届“农民文化节”表演金奖。2005年在“浙江(上海)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中参加表演,获“优秀奖”。2007年,被评为台州市、临海市民间艺术家。2008年春节,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共同关注》栏目的采访。2006年、2008年参加浙江省暨杭州市“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并受到了主办单位的表扬。

2008,王曰友先后被授予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浙江省、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近年由于年事已高,主要担任舞狮中的总指挥——击鼓,为舞狮队打起了鼓板,并随狮队到各地演出。

上一篇:【福建·传统美术】漳州木偶头雕刻(国家级)传承人:徐聪亮

下一篇:【安徽·传统舞蹈】花鼓灯(蚌埠花鼓灯)(国家级)传承人:郑九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