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海瑞传说(杭州市)
2018-05-15 15:36
“海瑞传说”是淳安民间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也是全省、全国乃至世界民间文学创作的一个缩影。“海瑞传说”的历史悠久,大致可追溯到嘉靖四十一年六月海瑞在淳安任知县期间。 淳安县的“海瑞传说”形式一般可分为传说类、说唱类、演唱类3大类。即 “传说类”指民间自发叙说的,代代相接的、口口相传的最普通、最广泛、最直接和最主要的传说方式。人数不限,有三两人即可,讲述地点方式不拘,可以边劳动边讲述,也可在酒后茶余、休闲乘凉时讲述。故事可长可短,可以“零打碎敲”,往往结合其他大众娱乐活动,尤其是民俗活动进行,多是触景生情、见物思义的一种随意表述。如在淳安农村,冬天家家户户都有围着火炉烤火的习俗,四邻五舍、亲朋好友长长围坐火炉,传讲海瑞等民间故事。 “说唱类”多指通过民间艺人在茶馆、会场或城乡社区、农村的文化活动中心等较为固定的场所里讲述。往往受众较多,所讲的故事比较完整,甚至有长篇讲述者。多以《明史》、《淳安县志》为底本,亦可根据情节需要,随增随删。 “演唱类”则是通过演唱这一艺术形式将”海瑞传说“的内容传达给听众(观众),这属于有相对固定场所、相对专业传讲人员的较高形式的传说演讲了。在淳安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戏剧。淳安睦剧(三脚戏)就是淳安地方剧种,解放前主要以演睦剧传统小戏为主,解放后主要以演大型古装戏为主。为宣传、祭祀海瑞在淳安任知县期间的功绩。剧创人员曾多次把海瑞传说中有特色的故事编创成大型睦剧在舞台上进行演出,如《海瑞驯虎》、《海瑞背纤》、《海瑞斗账》、《海瑞审石头》等。因此,这一形式可视为一种现象的直观的传说表述形式。海瑞是中国清官谱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人物,海瑞传说故事在整个民间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浙江一代优秀民间文化、是江南新文化的重要遗存。加强“海瑞传说”的发掘、抢救和保护工作,具有学术研究价值 、民俗文化研究价值、爱国主义教育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1984年全县民间文学普查中我县开展了“海瑞传说”大普查,搜集整理了一批海瑞传说故事;2007年在全县非遗普查中,我县又一次开展“海瑞传说”大普查。本次普查范围涉及到全县425个行政村、2145个自然村以及全县10各社区,重点采访老艺人182人次,先后收集整理了“海瑞传说”故事128篇,这些故事日前将由《大连出版社》正式出版。76名擅长“海瑞传说”故事艺人全部登记在册。在这76位民间艺人中有15位是1984年普查中幸存者,其它艺人是后起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