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在呈贡地区叫唱调子、唱小调、唱民歌,是同一内容的不同称呼。“大河涨水沙浪沙”就是呈贡地区较有代表性的一首民歌。

“大河涨水沙浪沙”属呈贡民歌中比较优秀的汉族歌曲。原发地为呈贡地区。据明谪滇的大文豪杨升庵在滇池周围观社火时作《观秋千》诗“滇歌焚曲齐声和,社鼓渔灯夜未央”诗句,以及清顺治陈鼎在《滇黔游记》中记载:“滇中民族每届春节必多就村场聚集多人,相对而歌,相对而舞,歌时间以弦索笙笛,声由靡靡可听”。说明此曲的历史渊源应在清末以前在呈贡相当流行,几乎家喻互晓,曲调属昆明调中的呈贡小调。多在山野田间歌唱,一般不受季节限制。歌词内容为“大河涨水沙浪沙,一对鲤鱼一对虾,只见鲤鱼来戏水,不见小妹来采花”。歌词借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较含畜地表达了恋爱中的情哥思念情妹的心情。歌曲旋律用中速进行,第一乐句末尾在高音区上甩腔散唱婉转悠扬,与未尾一句在低音区上用同样的方法,使整个旋律首尾呼应,优美动听。曲式为五声音阶So调式,中间以Si和升fa装饰旋律。

此歌曲50年代经过我省著名歌唱家黄虹收集整理传唱后,再经过媒体的广泛传播,会唱的人越来越多,而且扩大到省内外。此歌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非常感人,反映了滇池东岸汉族人民对爱情生活纯朴的热爱和追求。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上一篇:【民间文学】玲珑山传说(杭州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皋亭山传说(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