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鹰爪功(杭州市)
2018-05-15 15:30
鹰爪拳属象形拳类,它是模仿鹰捕猎动物之势演变改革而成的一种拳术。鹰爪功是鹰爪拳法和内功心法的总称,含技击与养生。传说来自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称为一百零八鹰爪手,又叫岳氏鹰手。最初的文字记载于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有“鹰爪王之拿”的描述。清朝中期,有得鹰爪真传,在北京护驾军任武术教头的刘仕俊,晚年回河北雄县故乡,传技于族人刘成有。河北雄县县志记载:刘仕俊幼年以贩烟为生,庙遇道济、法成二僧,授之“岳氏鹰手”,并告之为岳武穆所创。刘成有再传其外甥陈子正。陈子正曾在霍元甲创办的“上海精武体育总会”执教,誉为“鹰爪王”,与赵连和、罗光玉、吴鉴泉同称 “精武四杰”。陈子正将一百零八鹰手改编为五十路连拳及十路行拳,后因抗战,拳谱没有成卷,遂将后卷告诉侄儿陈国庆及精武会元老李佩弦。陈国庆后回到河北雄县整理拳谱《五十路连拳》。李佩弦在广东、香港建精武会分会,专门传授鹰爪功,由此,鹰爪功流传到国外。李佩弦整理成《十路行拳》。现年80岁的鹰爪功传人殷祖炎,出生于武术世家,从小在沪时随父辈与“上海精武会”武师交往甚密,向鹰爪王陈子正的传人学得鹰爪拳及内功心法。建国后,殷祖炎又向时任广东省武协副主席、广东省中医学会会长,已九十高龄的原上海精武会陈子正的主要传人——李佩弦前辈,继续求教“鹰爪拳”技艺,得其真传。后因抗战及众多历史原因,鹰爪拳门徒散失到各地,面临失传之危。1987年全国开展挖掘传统武术文化,经殷祖炎提供,《鹰爪拳》被载入杭州体育文史,因而被业内认定为浙江省全面掌握鹰爪功(技击、养生)的唯一老拳师、传人。殷祖炎在杭州多个教学点积极开展继承和传授,也多次参加国际国内的武术交流,近年,根据传统鹰爪拳功法,整理出《鹰爪益视操》、《鹰爪健耳操》获国家专利,已在教学点传授。2008年,鹰爪功列入杭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殷祖炎确认为代表性传承人。我国传统武术都是技击、养生和修心等功效的结合,随着时代变迁,经过历代拳师传承,鹰爪拳的内功心法因符合现代人养生修心的需要,有强身健体的显著功效,而受到群众欢迎,在浙江民间广泛流传,在全国两岸和海外也有流传。鹰爪拳技法、功法、教学法、基础理论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对于丰富民间武术库存,完善体育文化的体系,促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突出的学术价值。对于两岸交流及国际文化交流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