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龙泉小窑村制陶工艺(昆明市)
2018-05-15 15:25
小窑村位于昆明市北郊距城约十公里,位于龙头街傍。龙头街自古就是昆明北郊的主要集市,因而也给小窑村的商贸交通带来了便利。
早在明清时,小窑村就以烧窑制陶而闻名,当时的窑分为大窑和小窑,以烧制砖瓦的为大窑,以烧制陶艺的为小窑,因此得名小窑村。
据老人叙述,清末民国初期,小窑村的龙窑星罗棋布,制陶成为这里的主要产业,由此带动了大量的人员参与从事生产、贩运和营销,呈一片繁盛景象。
最近村子因新农村改造建房挖出好几座古窑遗址,发现了一只青釉小碗,和大量的碎陶片,经鉴定为清中期的物品。从发现的实物中充分证明了小窑村制陶业的悠久历史和当年繁荣景象。
小窑村独具特色的制陶工艺:
一、手工塑形
直接用手工将窑泥捏塑成所需形态。如:瓦猫制作。
二、使用快轮转盘拉坯。
三、小窑村所制陶器为上釉陶,釉为自制的酱黄色釉。
四、龙窑高温烧制
龙窑是我国窑炉的一种形式,最早发现于商代,到了唐朝龙窑的技术日趋完善,一直沿用至今。
小窑村的制陶工艺有着及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千百年来一直延续至今,不曾改变,传承着源至商代到唐宋明清时期古老的技艺。完整保留着古代南方各产瓷区如龙泉青瓷、德化窑的原始形态及传统工艺特色。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