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境内的少数民族——畲族的后代,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数百人。他们分别居住在比较偏远的山区丘陵中,人数规模不大,与当地汉族民众杂居在一起。善唱山歌是畲民的显著特点,更是他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 据大慈岩镇小泉村、洋溪街道团结村、钦堂乡大岩山村的畲族老人们说,畲民盘对山歌的习俗原先颇盛,除了喜庆节日、婚丧喜事要对歌外,平时在山野劳作也要对歌。通过对歌,传情达意、娱人娱己,既传承了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又喧泄了对社会、对生活的认知感受和表白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一盘一答中,包含了他们丰富的风俗习惯乃至信仰崇拜。旋律深沉,曲调优美,内容繁杂,风格简朴。题材上多姿多彩,调式上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有娓娓而诉、质朴通畅的,也有激情昂扬、撼人心魄的,更有如泣如诉,气氛悲怆壮烈的。实景实情,真心流露。节拍上散板居多,乐句尾声处常有装饰音和自由延长的特点,且大多配以衬词,强调语气,富有韵味,达到哄托气氛的作用。 畲族山歌的曲调可用以演唱不同内容的唱词。以演唱的内容和方式分,有叙事歌、习俗歌、山歌小调、劳动歌、儿歌、催眠歌、祭祀仪式歌等。如习俗歌,在风俗活动时唱,在传统年节、婚嫁、亲友聚会时唱,而且多用对唱形式表现。像男女对唱的《提亲歌》,开门见山,直抒胸臆,轻松愉悦又诙谐,曲式较为自由舒展。尤其是叙事性的神话传说歌,篇幅较长,是畲族山歌中代代相传的代表作。它向人们叙述了开天辟地人类起源,信仰习俗年节由来,祭祀礼仪以及生产生活的诸多内容。唱词规整,均为七字句,全文共448句之多,是畲族史诗般的辉煌杰作。 建德畲族民众中曾产生过较出名的歌手有:蓝银花(女)、雷彩根(男)、蓝美芳(女)、雷樟美(女)等人,一时传为美谈。

上一篇:【传统音乐】鼓亭锣鼓(杭州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傈僳族“其奔”乐器制作技艺(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