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鼓亭锣鼓(杭州市)
2018-05-15 15:02
古亭音乐,在古时是闭门而作的,从不作婚丧喜事之用,其曲谱有七个乐章、工尺谱,篇幅长大,从不外传、世代沿袭,古时全套班子七十二人,半套三十六人。 富阳场口真佳溪村的古亭甲子会已传承十多代了,有严格的传承制度,古谱、古匾等保存完好。 其古谱为古时乐工精心作曲,即各乐章风格统一,且有一个主要的旋律贯串和变化发展在其各个乐章之间,实是民间音乐的瑰宝。 古匾乐七块,“武城遗风”,“集大成”,“响遏行云”,“声金”,“安以乐”,“和且平”“振玉”。 古亭音乐,近百年来已衍变成以行街演奏的模式,每当上灯时节(正月十五),便有抬着制作极为精美的古亭开道后跟演奏队伍,乐曲悠扬清丽,(当地老百姓说:“听了古亭音乐连性急鬼,也心平气和了”,)古亭锣鼓队沿着溪水到场口龙王神庙祭祀。 古亭音乐的“古亭”是一个艺术品,它由当地制作高手精心编制、用紫竹上品,精心制作,形似宫廷御花园的亭子,古亭有门有窗,窗上有画,四角抱轴,有古诗词,四边都扎上古匾,极富文采,旧时演奏时必有古亭在旁,此风也一直继承了下来。古亭锣鼓受到富阳广大人民的热爱,已传遍富阳各地,除真佳溪村之外,在旧时尚有包家琪村,场口环山、灵桥、大源、胥口、东洲、三山等地均有古亭锣鼓、其曲谱均出自同源,大同小异。 1954年,由真佳溪村的古亭锣鼓代表队富阳县的民间乐参加浙江省民族民间音乐会演,还配合全国民间民族音乐集成工作,排练演出和录音,1986年在富阳县舞台上演出。 2001年,富阳市文化部门开发古亭音乐第一乐章“大花鼓”,以乐舞并重的方式、创编“古亭乐舞”节目参加西博会演出,受到各界关注,并获演出金奖。 2002年,法国专家(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艺术节主席)一行亲临富阳观看《古亭乐舞》,之后,大为欣赏说“这是你们老祖宗的东西”,并当即热情邀请“古亭乐舞”赴法国巴黎参加国际艺术节演出,后因故,未能成行。 纳入富阳市文化“十一五”规划;建立富阳市民间艺术保护领导小组(已建)。充分发挥“富阳市专家咨询委员会”作用,制定保护规划。出台扶持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保护投入,在原有每年20万元基础上,逐年递增,并向社会集资,加大保 护力度。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纳入有关乡镇干部和年度社会发展特殊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