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李从发,男,彝族,生于1959年6月26日,楚雄市紫溪镇平掌村委会峨么岭村民小组人,初中文化,初中毕业至今在家务农。1994年至今担任峨么岭村民小组组长,其中2001年至今担任党小组长。

葫芦笙舞,彝语称之为“奔咕”。它是楚雄市彝族群众比较喜爱的一种民间舞蹈。葫芦作为一种吉祥之物,是当地彝族群众的崇拜物。当地彝族把葫芦笙制作成乐器,笙歌乐舞,祈求吉利。彝族葫芦笙舞形体动作原始古朴、粗犷豪放,它通常在节日庆典、迎接贵宾、讨亲嫁娶、入宅仪式等时开展活动,一般通宵达旦。李从发掌握的彝族葫芦笙舞主要有开场调、岔起调、霄夜调、吃酒调、天亮调、关龙调等共90多个曲调,每个曲调舞蹈动作不一,跺踏稳沉,步伐坚毅、洒脱有力,构成了有别于其他舞蹈形式的独特风格。

李从发生长于彝族聚居地区,自幼喜爱彝族民间音乐舞蹈,12岁起就跟父亲李开真学习葫芦笙吹奏艺术,由于祖上是葫芦笙演奏世家,他的祖父李成有和父亲李开真都是当地最有名气的葫芦笙吹奏师傅。李从发的葫芦笙吹奏艺术属于父传子、子承父的传承方式,继父亲李开真之后属于第三代葫芦笙演奏传人。李从发学习吹奏葫芦笙时勤学苦练,得到了祖上的演奏真传,二十岁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葫芦笙演奏技艺。他演奏的葫芦笙声音响亮、音色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二十五岁时李从发已能够完整演奏葫芦笙乐曲接客调、迎宾调、开堂调、送亲调、敬亲调、入席调、压席调等90多调,并且能边吹边跳各曲芦笙舞。每逢婚宴嫁娶、起房盖屋、入宅乔迁,开街庆典等喜事场面,当地群众都要请李从发及其徒弟们去跳葫芦笙舞。李从发艺人不仅会吹奏葫芦笙、跳葫芦笙舞,而且还懂得当地诸多民风民俗,能讲述葫芦笙舞中蕴含的各种民间故事和起源。每一场喜事上,他总要按照传统的风俗惯例在规定的程序和仪式中逐一的演奏各种乐曲,主持场合中的民俗仪式。

李从发艺人演奏的葫芦笙曲技艺精湛、曲调众多,曲艺娴熟、乐曲婉转动人,舞姿优美,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他的演奏作品曾多次被楚雄州、市文化部门进行采访收集,曾多次应邀参加市、乡级政府部门举办的马樱花节、火把节等大型民族节日活动的表演。李从发一生中共传授带徒十余人,现在他的技艺已传承给了他的儿子李兴良,已成为他的最得意的弟子。李从发不遗余力地为徒弟们传授技艺,并在四十多年里主持彝族葫芦笙演奏活动表演达上千场次,深受当地群众的尊敬和拥戴,为楚雄市民族优秀传统音乐舞蹈文化的弘扬、传承、保护和继承、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传统技艺】糯黑村石扳房(昆明市)

下一篇:【民俗】上饶石人桥灯(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