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西部杭锦旗蒙古族服饰传承元代蒙古宫廷服饰文化之精髓,结合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之特点,创造了独具魅力的鄂尔多斯服饰艺术。杭锦旗蒙古族服饰和蒙古族其它部落服饰大体相同,但因各地区自然环境、文化底蕴、民俗习惯不同。也呈现出地区上的差异性,体现出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特征。

鄂尔多斯西部杭锦旗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长袍在式样上也不同。男式长袍较肥大,女式长袍则做的比较紧身。

女袍修长、优美、长至脚面,两侧开衩,在领口、袖口、长短坎肩、大襟的底边都有裹边或刺绣,图案多为云纹和花卉。女袍色彩明快,富有立体感,多以淡蓝色、白色、粉红色、绿色为主。主要以绸、缎、棉、皮革为面料。

男袍肥大且比女袍稍短,多以蓝色、棕色等布帛和皮革为面料。男袍袖子长、领子高,方便日常的生产劳作。

坎肩是鄂尔多斯杭锦旗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女子穿用的服装。分长短两种,多为色彩艳丽的绸缎质料,上面镶嵌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花边,式样十分美观,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在服装设计上的杰作。

姑娘出嫁后,以穿坎肩佩戴头戴作为已婚的标志。

男子坎肩较肥大,一般不镶嵌花边,黑色、棕色为多,穿起来庄重、大方、潇洒。

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或乌吉(长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上提,为的是骑马方便,也显得矫健潇洒。腰带上还要系上鼻烟壶袋、蒙古刀、火链、银碗绣花袋等。

鄂尔多斯西部蒙古族服饰的造型不仅精美、质朴,还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艺术观赏价值,历史价值充分反映了鄂尔多斯蒙古族人的聪明才智和艺术想象力,及独特的审美观念,成为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灿烂的组成部分。2007年6月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一篇:【民俗】西兴祝福(杭州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昆明小调(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