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安宁调(昆明市)
2018-05-15 14:58
“安宁调”是彝、汉劳动人民在数百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用以表达自己喜怒哀乐而逐步产生。
流传于安宁八街及周边地区的八街调在安宁地区广泛流传开来以后称为安宁调。安宁调是优美、欢快的山歌小调,其产生是彝、汉民间音乐文化相互交流的结果。
安宁调演唱的内容:有诉说自己苦难生活的;有送亲人上战场英勇杀敌的;更多的则是男女青年之间表示爱慕,寻求知音,表达情意方面的。在生产劳动中,自然形成四句一段,每次演唱均加一句“我的情郎哎尼歌”衬腔重复第四句而结束。演唱形式有男女对唱,可以一男一女唱,也可一群男青年对一群女青年赛唱,这样一来一往,反反复复,多的可唱到数十个回合不变调了的首句,表现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和想象能力及比喻方法,在这个优美的过程中,差不多的文学修辞手法都能用得上。有明喻,有暗喻,有对比,有排比,有形容,有夸张,有指代,有对偶等句式,但十分明了,通俗易懂。
安宁调不仅在本地有名气,还在滇中乃至全国都小有名气,安宁调被云南省花灯剧团挖掘整理以后,改编用于“大茶山”的花灯歌舞中。安宁调的旋律,优美动听,深受云南人民群众的喜爱。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