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的汉族山歌源于何时,无史料记载,相传也有上百年。山歌,属于民间小曲,也属于口头文学的范畴。人们在田间地头,晒场院坝,劳作休息不分场合,既兴发挥,随口而来。山歌一般是男女对唱,一盘一对,旧时山歌大都以情歌为主,男女间借山歌表达爱慕之情,吐露爱情的信息。

60年代,由于受极左思潮的影响,宜良一度比较盛行的山歌习俗销声匿迹。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地,解除了各种禁锢,宜良县政府顺民心,顺民意,于1997的3月8日在阳宗海风景区举办首届山歌节,进行山歌大赛,评选出歌王、歌后、一、二、三等奖,优秀歌手等。

由于山歌通俗易懂,诙谐调皮,深受群众的喜爱,所以,从97年开始,年年办歌节,全省各地的歌手汇聚一块,一展歌喉,交流技艺,宜良的山歌节,对全省的山歌开展起到了带动作用。

目前,宜良山歌也由原来的宜良调发展到几十种调子,饱了百姓的耳福,促进了山歌内容的发展,增加了新的时代内容,有的还宣传了很多党的方针政策,如宣传计划生育、封山育林,改革开放农村的巨大变化等。取到了寓教寓乐的的宣传效果。

现在,每当节日、节庆都有山歌的演唱,县城的文化广场天天晚上都有山歌的对唱,围观人员多则几百人,少则几十人,山歌这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口头文学受到了群众的喜爱的青睐。它将会赋予更多的更新的内容,也将会在老百姓中世代传承下去。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


上一篇:【民俗】吉安敦厚元宵灯会(吉安市)

下一篇:【民俗】拖雷伊金祭奠(鄂尔多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