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新康谷酒酿制技艺(长沙市)传承人:熊顺
2018-05-15 14:24
熊顺在酿酒
让手工谷酒长久飘香
新传人:熊顺,29岁,新康谷酒酿制技艺第四代传承人熊铁军之子。
皮影戏馆的对面就是裕源糟坊,熊顺也碰巧去区里送申遗资料了。略显简陋、热气腾腾的酒坊里,他的父亲熊铁军指着灶边的一根管子说,“看,那就是新酒。”一股清亮的水正从细管中汩汩流出。
酿酒是新康人世世代代的传统手工业,宋代诗人陶弼曾作下七言律诗《碧湘门》:“人过麓寺寻僧去,船自新康载酒还。”裕源糟坊也有近百年历史,清代末年发生在这个酒坊的一个爱情故事,还被改编为花鼓戏《洪兰桂打酒》,而名满三湘。
熊铁军的酿酒作坊是从老一辈传下来的,过中细节略去不表,到熊顺这一代已是第五代了。
熊顺从小就看着爸爸酿酒,但没想过自己也会成为酿酒师。有一段时间他在长沙开车,被父亲喊回来学酿酒了。传统酿制的谷酒采用优质稻谷、高粱、小麦,经过原料筛选、破碎、配糟、蒸煮、摊凉、加麯、翻拌、下池发酵、蒸酒、出酒等10多道工序酿制而成。裕源糟坊的谷酒口味香、纯,喝了不上头、不口干,还不容易醉。
传统手工酿酒都是口传心授,靠嗅、摸、看。熊顺说,最难的是温度控制,发酵的温度、拌酒曲的温度都需要掌控好,这完全要靠经验。父亲每次到差不多的时候,就叫他过去看看摸摸闻闻,慢慢掌握了技巧。第一次自己出酒是24岁那年,当时很兴奋。
传统手工酿酒是个辛苦活,有时要在60℃-70℃的温度下做事,熊顺说,即使是夏天,接近炉灶他也要穿秋衣,因为温度太高,怕烫伤。不过因为喜欢,也不觉得累。
熊顺最大的希望,是能够把父亲的本事全部学到手,在他手上把作坊做大一点,把这个手艺一直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