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术】达拉特纪事剪纸(鄂尔多斯)
2018-05-15 14:08
达拉特纪事剪纸是以农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创作题材的一种剪纸艺术,它用剪刀和刻刀记录下了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画面,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强烈的感情色彩。达拉特纪事剪纸的内容丰富多彩,农村的劳作场景、生产用具、房屋树木、田野风光以及奥运会等具有重要意义的国家大事都是表现的对象,反映了达拉特旗农牧民对历史、社会、生活淳朴的认识和理解。主要分布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展旦召苏木及白泥井镇等地区。
达拉特纪事剪纸是在剪纸艺术的基础上衍生出的一支奇葩。据其代表性传承人赵美玲及当地的一些老人介绍,赵美玲的奶奶,居住在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的辛氏老人出生于二十世纪初,自幼学习民间剪纸。她的剪纸独具匠心,在形式上一改直接在红纸上画底图的传统,用笔先在白纸上画好底图,再在各色彩纸上照底图剪出。在内容上摒弃花鸟鱼虫等传统图案,以纪事为主,大多表现旧社会的不公平。受其直接影响,她的女儿赵四娥也喜欢上了剪纸,并带动当地很多妇女参加了这一最朴实的艺术创作活动。后赵美玲继承发扬了这一剪纸艺术形式,创作了一系列纪事剪纸艺术作品,并受到了中宣部 部长的褒扬,称其为“农民艺术家”。
赵美玲是达拉特旗树林召镇东海心村的一位普通农家妇女,自幼在奶奶和姑姑的影响和教导下,喜欢并学习了绘画和剪纸。她的剪纸深得达拉特纪事剪纸的真谛,三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创作了近千幅作品,典型的代表作有《中国好运图》、《农民纪事图》(上、下卷)和《蒙族风情图》等。《中国好运图》长8米,宽1.6米,内容表现的是全国各族人民喜迎北京奥运的盛况。《农民纪事图》全长140米,宽1米,上卷以描写汉族生活为主,下卷以描写蒙古族生活为主。农村牧区的劳作场景、生产用具、田野风光、房屋树木以及农牧民的生产生活活动都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表现了从建国到现在农村牧区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折射出了党和国家出台的各项惠农利民政策。
受赵美玲的影响,达拉特纪事剪纸这一独具风格和特色的艺术形式广泛地传播于达旗各苏木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现在跟随赵美玲学习达拉特纪事剪纸的有李秀峰等多位剪纸爱好者。
达拉特纪事剪纸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工艺特征
达拉特纪事剪纸的制作过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进行构图,就是用笔在白报纸上画出剪纸内容,这是一个创意设计的过程,没有任何参照,对绘画功底有很高的要求。第二部分是将画好的底图复制到红纸的背面,按需要把多张红纸叠加在一起,一次性用剪刀和刻刀完成多幅作品。第三部分是装裱,封膜。
二、作品特征
1、以农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为创作题材,表达了达拉特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赞美。2、作品整体构图流畅,比例协调,大气磅礴,刀法细腻,细节分明,给人以喜庆、祥和的艺术享受。3、以大型、中型作品为主。
达拉特纪事剪纸是对剪纸艺术的创新和发展,风格独树一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一、达拉特纪事剪纸用剪纸的艺术形式记录了农村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体现了现代农牧民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对于研究旧社会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牧民意识形态、民俗风情的发展变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达拉特纪事剪纸的历史价值很高,《农民纪事图》记载了从建国到现在农村牧区的发展变化,在作品中我们看到了很多濒临失传的农村牧区生产生活工具和方法,也能看到党和国家在每一年出台的各项惠农利民政策,对于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三、达拉特纪事剪纸的艺术价值很高,可以与中国传统字画媲美。在技艺上,剪纸上的人和事物,构图栩栩如生,细腻传神,与其它剪纸艺术相比较,从制作工艺和内容上显示出其独特的创造性,体现了民间剪纸艺人较高的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
目前,达拉特纪事剪纸正在申报第三批自治区级非遗名录项目。达拉特旗对达拉特纪事剪纸制定了具体的五年保护计划,积极致力于开拓达拉特纪事剪纸市场,打造达拉特纪事剪纸艺术品牌。但是由于政策支持力度薄弱、资金保障困难、后继乏人等方面的原因,达拉特纪事剪纸的保护传承情况依然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