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乌审召查玛音乐(鄂尔多斯)
2018-05-15 14:05
查玛音乐是古如查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查玛的发展而诞生。乌审召查玛是乌审召第二代“格根”图布登道尔吉,以孟克召旁的雅日非拉寺的查玛为主,吸取沙冲寺的却伊吉勒,再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创造的。查玛音乐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师徒相传。查玛音乐是古如查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查玛的发展而诞生。乌审召查玛是乌审召第二代“格根”图布登道尔吉,以孟克召旁的雅日非拉寺的查玛为主,吸取沙冲寺的却伊吉勒,再加上他的聪明才智创造的。查玛音乐的传承是非家族性的,一般情况下大部分是师徒相传,自1774年建成“格根尚”(活佛宫)至今仍然传承查玛和查玛音乐,每年举行乌审召查玛活动时,有成千上万的人来此顶礼膜拜。“查玛”的伴奏均是吹打乐,乐件有寺庙长短铜号、羊角号、鼓、镲、甘玲、喇叭(毕什古勒)、螺号、大钹、大小锣等组成。
大铜号长五米,发出“呜……呜”的声音,较为深沉。羊角号、螺号不经常使用,通常用于每场的开头和结尾。乐队的主奏乐件是大鼓和大钹。其中大钹又是跳“查玛”的指挥乐件。使用大钹的喇嘛必须掌握“查玛”的全部过程和动作,因为跳“查玛”的表演者是根据大钹的节奏变化来表演的,所以,表演大钹的喇嘛一般都是曾经跳过“查玛”的主要角色或是教练者。“查玛”的乐队位置通常是对着庙门正中央和念经的喇嘛。
查玛音乐是查玛的伴奏乐曲,流传于乌审召庙的查玛音乐共有15个部分,现存音乐全部为藏文书写记录。查玛音乐属于纯宗教舞曲,节奏缓慢,时起时落,韵味绵长。流传至今的查玛谱曲仍然带有浓厚的宗教意识,由查玛带来的影响意义深远。
为鄂尔多斯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