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芦笙舞”是禄劝苗族民间十分流行的民间舞蹈,苗族称之为“施更”或“斤更”,意为跳芦笙。

在苗族人聚居地区,芦笙舞除了丧葬和祭祀外,任何场合都可以跳,如喜庆、休闲都可以吹笙奏乐跳舞。舞时可以自吹自跳,也可以集体起舞。“芦笙舞”的舞曲非常多,宾客来时跳“迎客调”,客人出门时跳“送客调”,在酒席上跳“敬酒调”,清晨鸡鸣时跳“鸡叫曲”,天亮时跳“天明曲”。目前,流传于禄劝地区的芦笙舞分为,模拟战争和迁徙情景的“探路舞”和“鸡鸣曲”等;模仿动物动作的“野猫舞”;狩猎中的“寻猪脚印”;怀念祖先的“悲歌舞”;喜庆娱乐的“踏转舞”;技巧性的“蚯蚓流沙”和“倒立蹬天”等六大类;主要特点以脚下上动作变化为主,如“探路曲”中的探路步和“狩猎”中的寻猪脚印等,腰腿部动作较明显,上身动作弧度大,多数舞都有转体动作,所有舞蹈动作都要弯腰曲膝。目前,苗族“芦笙舞”在禄劝苗族中较为普及,“芦笙舞”舞谱和舞曲保存尚为完整。


上一篇:【传统技艺】六街乡新寨村彝族支系倮人服饰刺绣工艺(昆明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化龙池的传说(芙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