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斗牛习俗(昆明市)
2018-05-14 15:24
“斗牛”习俗盛行于石林彝族自治县各彝族撒尼村寨,是彝族撒尼人最为重视、规模最大、最隆重的民族体育传统节日。
石林最古老的斗牛场设在今西街口乡的尾都渣村。千百年来,每逢彝族盛大节日,撒尼人都要在此地举行斗牛比赛活动,久而久之,“斗牛”便成为撒尼人传统体育活动中的盛大赛事,并衍续至今。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斗牛”习俗其规模之大、观众之多、场次之多、参加比赛的斗牛之多,目前在全国仍属罕见。在石林县境内,彝族撒尼村寨中一年有大、中型斗牛比赛五十多场,参加比赛的斗牛有五千多头,每场观众都在数万人之多。特大型的彝族火把节斗牛比赛,吸引国内外观众有十二、三万人之多。据不完全统计,每年观看石林彝族斗牛比赛的观众,在五十万人次以上。石林县境内共有八十多个斗牛场地,其中最大的可容纳观众十五万人。有碑文记载的,石林彝族撒尼人有组织、大规模、定型化,以比赛为目的聚众斗牛活动,迄今已有一百六十多年历史。石林彝族撒尼人的“斗牛”活动深受国内外观众欢迎,不当促进了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也成为一项影响盛广的民族体育赛事。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