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音乐】五华打击乐《狮子舞》(昆明市)
2018-05-14 15:17
我国的舞狮有非常悠久历史,史书记载的已有两千多年,原是西域的民间文艺活动的一种形式,东汉时期流入中原,在唐朝时期狮子舞表演在全国流行起来。五华区的“狮子舞打击乐”,是昆明城区舞狮表演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耍狮舞蹈只有在打击乐鼓点节奏的指挥引导下完成。其打击乐器有大秧鼓四筒、大钵、小钵、大锣、小锣、旋子等组成。鼓声跟随拍子打,行路对玩拳棒对打“行路板”, 行路板又分慢板和快板,可反复调敲十几下或二十几下,接着转入快板部分;又反复到拳棍耍完,到寿星出来时再把马锣换成弦子;如此往返形成一套完整的狮舞舞蹈音乐节奏。狮子舞的道具有狮子、引宝、猫猫鞭、齐眉棍,舞狮人佩戴沙帕、缨穗等,表演是随着 “狮子舞打击乐”的鼓点和节奏,猫猫鞭首先出场,接着是双刀、尖斋棍出场,紧跟着狮子出场,表演动作融入了舞蹈、武术、体育等内容,各招各式在音乐敲击中,会根据各个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不相同而有所差异。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