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斑铜是云南独有的金属制品工艺,据考始于明代,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据传最先为东川、会泽一带,将生斑自然铜锻打成器皿初坯后售至昆明,昆明铜匠再加工制成成品。

云南斑铜工艺制作复杂,一件成品需经过选料、除杂质、出毛料和初劈、出壳子、升起来、勒口、成形、打磨、烧斑、闹斑、煮斑、露斑、护漆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斑铜制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铜打制的生斑工艺制品;另一类是用成品铜铸造的熟斑斑铜制品。生斑制品是工匠采用特殊工艺,使铜内所含的其它少量金属呈现出来的,光斑所特有的立方体感,晶斑锃亮璀璨,金赤交辉,因此获得“金属宝石”的美称。熟斑制品重量重,光泽度不如生斑。但无论“生斑”还是“熟斑”都以其精美的造型、精湛的技艺使人倾倒。斑铜工艺品器形包括人物、动物、花卉、瓶罐、炉尊、壁饰、器皿等六大类,造型取材于历史名人、飞禽走兽、珍禽异兽等,具有代表性的虎牛铜案、古代酒爵,古色古香。

斑铜工艺吸取云南青铜和中原青铜文化的艺术营养,结合现代雕塑手法和先进工艺,使其达到文化与艺术的完美统一,曾荣获轻工部优质产品,省、市优质产品称号;其“牛虎案”、“孔雀瓶”多次在国际上获奖并定为同外国元首馈赠的国家级礼品,孔雀瓶、仿古牛等被国家定为永久珍品收藏。

斑铜器品“妙在有斑,贵在浑厚”。

2006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入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上一篇:【传统技艺】云子围棋(昆明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彝族苗族自治县花毡印染(昆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