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山歌的历史更为久远,可追溯至楚国。根据《长沙山歌》一书记载,长沙县属楚国辖境,域内的民间文化及民间信仰,深受“楚”文化的影响,具有独特的“湘楚”特色。从屈原根据这一地带的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民间音乐的风格。

  长沙县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周劲介绍,流传至今的长沙山歌,不仅拥有美丽动人的歌词,曲调也是清新脱俗、别具一格。

  在昨日的采访中,陈克辉还告诉记者,山歌的词通常是7字为一句,5句为一段,每一段末尾字讲究押韵,还有很多山歌中夹进一两句长句子,俗称连八句子,唱的时候节奏非常快。“当然,唱的时候,都是用方言,听起来非常有意思。”

  根据音调高低不同,长沙山歌可以归纳为“高腔”、“平腔”、“低腔”三种。高腔山歌的音调十分高亢,节奏自由,拖腔处常有“啊呜啊呜”等衬音字,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尖嗓门采取假声的唱法来演唱,歌声一般传得很远,因此又叫“过山垅”。平腔山歌则悠远绵长,多为成年男子在野外用真声来歌唱。低腔山歌又被称为“哼歌子”,音调比较低沉,速度徐缓,多为妇女歌唱。


上一篇:【民间戏曲】浏阳花鼓戏(长沙市)传承人:欧阳觉文

下一篇:【传统音乐】长沙山歌(长沙市)传承人:陈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