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中阳庞家会九曲灯会(吕梁市)
2018-05-14 10:54
古老的文明,蕴含着古老的文化,一方文化具有一方文化的特点和精神。中阳“庞家会九曲灯会”便是中阳这块蕴含古老文化土地上的独具特色的艺术之花。
中阳地处黄河流域中段,数千年的灿烂文明,造就出了数十种民间艺术形式和文化遗产,而千百年来战争与自然的双重灾难孕育了独特的文化形式和民俗活动,中阳“庞家会九曲灯会”便是其典型代表。
“庞家会”因战国时期魏国名将庞涓在此驻守得名,至今村里还有庞涓拴过马的老槐树,村东山头上有庞涓驻守过的城堡遗址,民间尚流传着庞涓斩子的故事。“九曲灯会”在吕梁较为普遍,是民间元宵节的一种民俗社火形式,但庞家会九曲灯会与众不同的是:一般的九曲黄河灯会设置在黄河边或村子的地里,而庞家会的九曲灯会则是设在玄天庙里。庙里供奉着以姜子牙为首的八位神仙,使之设置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文化背景。因为“九曲黄河”源于商末,为紫霞仙子给姜子牙摆出的难阵,后终为姜子牙所破。后人正是根据这一典故把姜子牙破阵这一传说比喻为人生过灾、过坎的过程,并模拟出阵图让人们过阵。过阵即为渡灾渡难,只要从阵里顺利出来即为破了阵,也就破了灾,就可以消灾免难,求得一年的通顺如意了。更为不同的是“庞家会九曲灯会”与当地民俗活动“偷灯”联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形式。它除了九曲黄河阵的设置之外,四角和中心设置了一根旗杆。中间叫魁星旗,旗为橘黄色,占五行之土,旗上有魁星图案,旗杆上挂九层灯,号称999盏,取数之无穷之意。四角的旗颜色为黄、绿、蓝、红,分别占五行之金、木、水、火,旗下各挂八层灯,象征四面八方通顺如意,在九曲阵与玄天庙中间设有“千禧亭”和“千寿壁”,里面设有门窗。千禧、千寿取谐音“添喜”、“添寿”。每逢正月十四、十五晚上全村老小及附近居民每人拿着一盏小灯笼,在纠手的引导下,依次转入九曲阵,而那些新婚夫妇及婚后不育及有求子者便趁机进入“千禧亭”偷灯,然后掩在衣襟下,悄悄抱回家,挂在灶君神位前。如果后来生了孩子,父亲每到元宵节都要送一对灯挂于“千禧亭”,连送十二年,俗称“抱灯”,而后再挂在“添寿壁”意在添寿长命
“庞家会”九曲灯会是庞家会人对生命的热切期盼,也是对生命的热情的讴歌与赞扬。正是基于这些特点,我们看到庞家会九曲灯会在期盼生命,赞美生命的主题展示上更深刻、更突出,也更富于情感化,同时也让人感到其源头之深。庞家会之所以叫会,相传原来庞家会本来叫庞家寨,正是流传下的一个很特殊的,世世代代为人们共识共赏的,关系全村人生命繁衍的元宵灯会,正是这个灯会,让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村里的人产生了一种心理共鸣,一种心理寄托,使之世代流传,常兴不衰。在外界形成了巨大影响,于是“庞家会”被人们习惯地作为了庞家寨的代名词。
庞家会的民俗文化是中阳民间艺术的品牌艺术。在这里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蕴含深厚,源远流长,各种民间艺术,如:剪纸、刺绣、面塑、弹唱等,一是分布比较广泛,几乎家家都有一定的传统习惯;二是民间艺人代代传承,人才辈出,在这里到处都是传统文化的氛围。因此,中阳县政府在全县文化旅游项目规划中把庞家会作为民俗村予以保护,每年元宵九曲灯会,文化部门都要对这项民间活动予以配合指导,县委政府把“庞家会九曲灯会”连同剪纸、布玩刺绣、面塑面花、民歌弹唱、旱船秧歌等等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