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传统戏剧】布依戏(国家级)传承人:罗国宗
2017-04-08 12:38
罗国宗,1926年1月出生于册亨县弼佑乡,从小能歌善舞,闲暇时,他与寨中青年用乐器来吹、拉、弹、唱布依民歌和民间小调。20岁时,罗国宗只身前往广西百乐乡向关志英、廖法伦等壮北戏师学习音乐、舞蹈和表演身段。1948年,弼佑乡罗廷贵家办丧事,请了百乐乡的戏师们来唱戏,罗国宗便邀约了本乡的一些青年向广西来的艺人学戏,并成立了业余布依戏班。从那时起,罗国宗就成为业余布依戏班的导演和主要演员。
罗国宗还以一手过硬的缝纫技术而扬名乡里乡外。戏班创办之初,由于物质文化极为贫乏,罗国宗和戏班成员省吃俭用,逐年购置道具、乐器和服装。罗国宗带头创办经济实体——缝纫业,在他的带动下,发展到二十多户,大多数起了平房,人民也富裕了。罗国宗自己出资购买喇叭、大号、钹、笛子、锣、鼓,自己出资、自己缝制戏剧服装,古为今用地以布依语言表演了《陈世美》《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堂春》等古代戏剧曲目。队伍也逐步壮大起来,从最初的4人发展到20人左右,排演和节目也逐步得到提炼、升华。本村或邻村有些群众操办喜事还经常请他们去表演助兴,引起了县内外的广泛关注。
1984年经省、州文化主管部门民族戏曲汇报研究演出后,在省、州戏剧专家和专业戏剧工作者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罗国宗参与整理改编了传统布依剧目《罗细杏》(原来叫《罗氏盛》),抽调县内部分戏班的农民演员进行排练,先后在省、州作汇报演出。同年11月赴云南省昆明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戏剧观摩录像演出”,演出结束后,云南省艺术研究所专门邀请部分戏剧界的元老、专家、学者,为布依彩调戏《罗细杏》召开了座谈会。当月23日下午,刚在昆明成立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也组织了有中央和部分省区代表、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从而,使布依彩调戏有了更广阔的艺术空间。
罗国宗老人一直致力于布依戏的发展,先后共培养男女演员九批40多个布依戏传承艺人,主持编导了《罗细杏》《李卜长打铁》等30多个剧目,收集整理有关布依戏资料、剧本五万余字、收集有关报道布依戏文章70多篇。到全国12个省(区)演出了数千场,所编导的剧目获得了40多次奖项,40多面奖旗。2008年,罗国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出处:中国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