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撒尼蜘蛛图腾的传说(昆明市)
2018-05-13 10:50
撒尼蜘蛛图腾的传说是盛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撒尼地区的民间口述文学作品。传说叙述了撒尼人的蜘蛛图腾崇拜的经过和来历。
撒尼人很早以前住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果饶”,彝语即现在的昆明。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撒尼的“尼王”憨厚老实,他有一把神剑,多次抵抗了外部族的侵犯,他只要挥动刀念咒语,入侵者的头便纷纷落地亡命。万一被人杀了头,“尼王”也有办法重新长出来。后来他娶了一个外族美丽无比的姑娘。姑娘用甜言蜜语骗取了他的信任,取得了咒语密笈。尼王说,我也会死的,只要用尖刀草在脖子上扫三下,我就不能复活了。尼王的妻子把咒语的密笈告诉了娘家部族首领,里应外合的杀害了尼王,撒尼人也被赶出了“果饶”城。被追杀撒尼人躲进了一个山洞,洞口很快结上了蜘蛛网。追兵赶到了山洞口,看见洞口结满了蜘蛛网,认为不可能躲在洞里,便离去。撒尼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就地耕织繁衍后代,从此,他们就把蜘蛛当做保命之神来崇拜,蜘蛛成了撒尼人的图腾。
《撒尼的蜘蛛图腾及传说》,为研究撒尼的图腾文化以及迁徙路线提供了依据。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