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长沙谜语(长沙市)传承人:喻继贤
2018-05-12 13:28
15日,长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培训班举行,长沙谜语、长沙花鼓戏、巫家拳、望城皮影等第二批市级非遗项目的31名代表性传承人获颁证书。其中,王炜和喻继贤成为“长沙谜语”市级代表传承人。根据长沙方言,“谜”与“梅”、“妹”谐音,长沙人习惯于把“猜灯谜”称作“估妹子”(音),长沙谜语通俗而富趣味。浏阳社港人喻继贤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自己中学时就爱上谜语,婚礼策划时也加入了谜语的元素。
中学时开始接触谜语
“五月何处赏杜鹃?猜一人事管理用语。”喻继贤脱口而出的一则谜语,就难倒了记者。
“答案是‘入大围’。”喻继贤解释道,杜鹃花一般在三四月间开放,浏阳大围山的杜鹃花海盛放时间独为五月。这则谜语是他游览观赏大围山杜鹃花时偶然创作的,“谜语利用中国汉语言文字音和义的巧妙变化,出乎意料之外,合乎情理之中,能为人带来精神愉悦。”
今年46岁的喻继贤现为湖南警察学院的老师,猜制谜语是他生活里的一大乐事。“我在浏阳一中读书期间,我的语文老师敖耀寰经常在课堂上给我们讲谜语的知识,还会在教学楼张贴谜题让大家猜。”喻继贤说,老师对谜语的喜爱启发了他的兴趣,促使他养成了平时多看多想的习惯,“老师还曾以同学们的名字制成芳名谜,给我制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猜谜活动成为我们校园时代的美好记忆。”
“谜语来源于生活,就地取材是一大特色。”高中毕业后,喻继贤就读于警察学院,后留校任教。“服务员的职责”,猜三字法律名词,“当事人”;“我有钱了”,谜底:告发……
原创的谜语网上也没答案
“长沙谜语属南派谜语,具有构思巧妙、趣味性强等特点,区别于北派的典雅端庄、注重修辞文采,也区别于创造方式复杂的海派。”在喻继贤看来,源于汉代的长沙谜语结合方言的特色,雅俗都可入谜。“‘将小孩轰离家门’,猜三个字的方言,‘打出子’,凑份子的意思;‘足下是孔丘’,谜底是意喻硬角色的‘腿夫子’。”
喻继贤介绍,长沙谜语明清时期发展达到鼎盛,上世纪80年代再次出现高峰,2009年成功申报为长沙市第二批非遗项目。长沙谜界近三十年形成了三代传承体系,分别是以杨焕文、黄大明、陈斌、曹锵、马中良“长沙五老”为主的第一代,以敖耀寰、刘涤瑕等人为代表的第二代,以王炜、喻继贤等人为第三代。“我们的谜友圈子积极活跃,每月一次聚会,每人要提交5条原创的灯谜,这是网上找不到答案的。”
“我打心底热爱灯谜,不希望这一传统文化断层、消失。”喻继贤在湖南警察学院开设了《灯谜知识选修课》,引导学生们成立了我省高校的第一个灯谜社团。2010年以来,他多次在桂花树小学、农科院子校、东方红小学、浏阳一中、湖南司法警官学院等校为学生开展灯谜知识讲座,协助学校举办灯谜邀请赛,并时常指导、带领学生参与各类猜谜比赛,捧回众多奖项。
“办活动时,主办方提供谜材,我们根据材料即兴创作谜题。”让喻继贤苦恼的是,许多人看到谜语就马上掏出手机百度,根本不愿意思考。他认为网络这把双刃剑既提供了增长知识的便利途径,又让人产生了依赖,有碍灯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