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大数据 文章内容

走进太平街,一个小店吸引了我:一位戴着眼镜的老者坐在门边,用小锤敲打着什么,门楣上的招牌是“太平街老秤店”。

     主人叫文志飞, 13岁跟着父亲学习制秤手艺,16岁就自立门户,挑着担子叫卖乡间。23岁时,来到长沙谋生,很快以精湛的手艺在太平街立足。50多年时间里,他制作了13万多杆秤,成为长沙城颇有名气的手艺人。

    他曾有徒弟数人,现在都改行了,“做杆秤要一天多,只卖得百多元钱,他们都不想做了,手艺要失传罗!”他说。

    货柜上挂着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秤,有的装在锦缎盒内,精致而美丽,简直是值得收藏的艺术品。

    店门口有个铜质巨篮 ,沉重而光洁,挂在一杆大秤上,秤杆尾端悬着硕大的铜秤它,我问他这干什么用的?他说“这杆秤距今已有100多年历史,确实是古时称人的秤,16两为一斤,可称两百多斤重的人。”

    他从不太显眼的墙角,拿出一块贴满了各类报纸的牌子,这是媒体有关他的报道。

     2009年5月5日《湖南在线-三湘都市报》报道:立夏那天下午,经营秤杆店铺45年的店主文志飞在门口摆起了一杆大秤,供路人称量体重。

     “立夏称人”,是个有趣的风俗, 相传 1700多年前,司马昭发兵灭蜀,刘阿斗沦为亡国之君,司马昭担心蜀汉臣民不服,在立夏之日,当着大伙的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并宣布以后每年的这一天会给阿斗称一次,以示朝庭善待。据说这天称了体重,就不怕夏季炎热,不会消瘦,让人健健康康的。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图个吉利。

         和我说话的时候,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活计,敲锤剪钻,刨嵌挫磨,特别细心谨慎。

 

     传统手工制秤工艺,历史悠久。早在二千多年前,古人运用杠杆原理发明了木杆秤。关于它的来源有两种传说:一说是鲁班发明的,他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添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并颁布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他由一个鱼贩的难处那得到启示,先用根竹竿,一边放水筒,一边放鱼,利用杠杆原理发明,后来他进行改造,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杆秤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直到20世纪50年代,国家才实行度量衡单位改革,把秤制统一改为10 两一斤

    做秤,是件费时费心的纯手工技术活,工序繁琐,制作一杆秤,需要经过挑木材、刨木、制粗胚、刨圆、打磨、包铜管、配砣、定刀口、定星位、打眼、装钩、磨光、校正、染色……大小程序数十道才能完成,道道容不得半点马虎,稍有不慎就会有偏差,前功尽弃。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子秤的普及,杆秤已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目前,中国的城区已经普遍禁止使用杆秤,仅一些农村的集市交易中,因为传统和便利,部分人还在使用着,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杆秤将成为一种的制造工艺的终结,一个民族文化符号的记忆。

    对这种中华传统技艺即将失去,我心中不免有些遗憾!木杆秤,凝聚着一代又一代传人的聪明智慧,一种独具匠心的创造,是任何现代技术是难以替代的,这份极其宝贵的传统技艺遗存,总希望能让它和所有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用适当的方式予以保存下来。

 

    但文师傅是乐观的,他含笑着面对这种现实。

    因为,多少年来,普普通通的杆秤,除了实用价值,己赋于它更多的文化内涵,它成了公平公正的象征、天地良心的标尺。也许他坚守在这个小小的店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厌烦琐,不计收益,勤奋认真地做好每一杆秤,对他来说已是一种生活的习惯和精神享受,他也可能是“借物传道”,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他在小秤盒上写着:“心中有杆秤,就是做人,公平、正义、良心,一定福禄寿,一定秤心如意。”既是祝愿又是告诚!

 

    他反复地对我说:“做人心中要有杆秤”,并拿出《长沙晚报》给我看,上面有一文标题醒目:《群众心里有杆秤》,这让我想起了李瑞环在《看法与说法》的殷殷告诫:“人民是杆秤,历史是杆秤,政治家的分量最终都是由他们来衡量的”。

    于是,我脑海里突然播放着电视剧《宰相刘罗锅》的主题歌:

    “天地之间有杆秤,那秤砣是老百姓……”

    杆秤消失了不要紧,千万不要丢了心中这杆秤呵!

 老 <wbr> <wbr> <wbr>杆 <wbr> <wbr> <wbr>秤一一长沙太平街的传统手工技艺

老 <wbr> <wbr> <wbr>杆 <wbr> <wbr> <wbr>秤一一长沙太平街的传统手工技艺

老 <wbr> <wbr> <wbr>杆 <wbr> <wbr> <wbr>秤一一长沙太平街的传统手工技艺

老 <wbr> <wbr> <wbr>杆 <wbr> <wbr> <wbr>秤一一长沙太平街的传统手工技艺


上一篇:【传统技艺】手工杆秤制作技艺(长沙市)

下一篇:【传统音乐】锣鼓艺术(鄂州牌子锣)(湖北省鄂州市 国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