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子戏又称咳子戏、嘿子戏、哈子戏,因其唱段开头用"咳"或"哎嘛"起腔,唱句间也用"咳"作虚词甩腔而得名。同时,因其道具、服装比较简单,一副花筐即可装完全部行头,走村串巷,画地为"台"即可开锣演唱,因而又称为花篮戏、地扑笼子、灯扭子戏、地出溜子、山歌班子等,息县等地还有称"娘当妖"的,流行于潢、商、固、息、淮各县和安徽阜阳六安一带。最先起源于固始、商城一带,以民间地灯小戏为基础,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艺术发展演变而来,约形成于清朝中叶,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上一篇:【传统技艺】李氏唢呐制作技艺(长沙市)

下一篇:【传统戏曲】地灯戏(信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