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剧】《阿诗玛》(昆明市)
2018-05-11 14:23
撒尼剧《阿诗玛》是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长湖镇海宜村撒尼人的传统戏剧作品。
阿诗玛的故事传说历史悠久,在本世纪50年代初,由石林彝族普文昌等老艺人编成撒尼剧在石林撒尼人聚集区进行演出,受到广大彝族群众的喜爱和赞赏。
撒尼剧《阿诗玛》和电影《阿诗玛》的情节有所不同。如:撒尼剧中的阿黑是阿诗玛的哥哥,阿萨才是阿诗玛的恋人。
撒尼剧《阿诗玛》由以下章节组成:序幕“美好的地方”赞美阿诗玛出生的地方,石林、长湖、圭山等地;第一场“过节”讲述每年正月十五过小年时,彝族撒尼小伙子都要约撒尼姑娘们去树林中跳大三弦,热布巴拉家的儿子阿支在这段中看到阿诗玛:第二场“较量”说的是在彝乡阿着底火把节的摔跤场上,阿萨与阿支较量,争夺阿诗玛亲手绣的花腰带:第三场“说亲”讲述热布巴拉家请谋人热海到阿诗玛家中说亲:第四场“抢亲”讲述阿支及家丁从树丛里跑出来打倒阿萨,抢走阿诗玛:第五场“救亲”讲述阿支、阿黑对歌、比箭的形式救出阿诗玛的经过。
撒尼剧是彝族撒尼人喜闻乐见的一种文艺形式,它不仅极大地丰富了民间文化生活,也对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