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古城大香会(昆明市)
2018-05-11 14:17
古城大香会,据古城万年台碑记载,始于清朝乾隆年间,以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宗旨的古城大香会(土主会)于每年的正月初八举行。
每年入冬后,古城、南北、安家桥三个村便开始制作三对大香,大香每支高3丈,径口7尺,外皮用篾编制成形,中间填充香面,便于燃烧,并开始训练高跷,铁滚,班打,龙灯,狮灯,旱船等表演技艺和协商邀请戏班,从正月初四开始,三村把大香抬至指定地点,入夜,道士在土主寺念经,初七开始在本村办香饭三天,初八举行迎香,行香典礼,中午12点,鸣放土炮16响,上香队伍前由火盆、净水、顶马、三畜香案、旗幡开路,大香和土主老爷居中,后随数百名手持松枝、信香的善男信女尾随其后,绕古城街至老戏台,把三地大香立于戏台两侧,土主老爷佛像由道士护送回寺,各种民间文艺队依次台前表演,之后是每年必演的滇剧《古城会》至正月十三,大香由戏台送至土主寺前竖立。
16日凌晨奏章颂经后焚烧,历时十天的大香会结束。
2005年,经昆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昆明市第一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