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编锅笼是桥盟村的传统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技艺具有独立性,在淇县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开放性,在本村范围内,不受家族、性别限制,绝大多数成年男女均会此项手艺。市场具有广阔性,20世纪80年代以前,曾享誉豫北。

桥盟草编锅笼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崇祯年间。当时,山西洪洞县一个姓张的人,与当地一家财主结仇,因害怕遭到报复,来到桥盟村避难。他有一手绝活,就是用麦秸杆和高粱秆做材料,编制锅笼。初来桥盟村,无田可种,他就靠编制锅笼为生。由于编制锅笼的材料容易获得,所用工具简单,编制工艺也不复杂,比竹笼、木笼价格便宜得多,人们争相购买,他编制的锅笼供不应求。村里人看到张氏生意兴隆,纷纷找他学艺。张氏为人善良、厚道,对这门技艺毫不保留,慷慨地传授给乡亲,因此,村里不少人都学会了这门技艺。几年后,张氏担心身份暴露,便在一个夜晚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桥盟。张氏虽然离开了桥盟村,编制锅笼的技艺却被传承下来。从明末到民国数百年间,村中的苏、陈、杜、薄、卢等姓氏,将此项手艺父传子,子传子,子传孙,世代依靠编制锅笼为生,桥盟成为人人皆知的草编锅笼帽村。


上一篇:【传统技艺】马氏糖艺(鹤壁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棋圣黄龙士的故事(泰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