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汾县民间抬阁旱地行船是在旱地上行走的地地道道的大货船,在以前因水运成本低廉,商家们便从内蒙古一带的大山上采伐树木,造成大船,顺流而下,贩卖沿河的各种土特产品、手工业产品和工业产品。但船到壶口之上,壶口瀑布将黄河水运分割成了两段,载着几十吨货物的大货船,是绝对不敢冒着粉身碎骨之险,顺壶口瀑布而下的。必须弃水登陆,雇用当地村民,先将货物卸下,由人背畜驮,运到下游一公里的“忒口”。大船由人力从龙王辿拉上岸来,然后,河边村民们担任的纤夫,小船几十人,大船几百人,往下游推拉。遇到河岸石头平坦的地方,就在船下垫上圆木,一步一步向前滚;遇到沙地,就在河上耱着向前走,就这样向前挪动一公里,经过了壶口瀑布,到达“忒口”石豁处。再把船上磨破、拉坏的地方加以整修补漏,推进水里,装货续船。当人们拉船时,艄公在船上唱着号子,纤夫们随声应和,一起用力。在人的呼喊声和壶口水的咆哮声中,船在石岸上艰难地移动着。

目前,“旱地行船”节目已列入山西临汾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该县以壶口瀑布为龙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投资上千万元完成了壶口地质公园广场和博物馆、壶口旅游客服中心、壶口景区游览步行街、壶口星级酒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沿黄扶贫旅游公路和县城经管头山至壶口43公里。壶口瀑布风景区还正在开发建设黄河壶口瀑布风景区文化演艺厅、明清文化商贸一条街,把各种文化遗产编成节目供游览壶口的游客观看。


上一篇:【民间文学】宜丰恒白话故事(宜春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靖安客家童谣(宜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