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射,是公元前约2300年出现的山名,姑射国是地方名。“姑射”的“姑”是远古居住在古城桃花洞(即鹿女洞)的“姑射神人”鹿女姑姑;“射”是射箭。无名氏 《桐江诗话.畅道姑》载秦观诗:“超然故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用“姑射”定名也是后人对鹿女姑姑及其丰功伟绩的永久怀念。“射”是形象会意字,甲骨文为射箭形,金文为手射箭形,小篆把射箭形讹变为“身”,隶、楷又把手讹变为寸,其原义就是用弓射箭,在这里应读射(shè 设)。

正因为如此,人们将她居住的山洞起名“鹿女洞”、也将她称为“姑射神人”,将她射杀恶兽的山叫“姑射山”,把在“北海”河洲姑射人居住的区域叫做“姑射国”。

古城是以先民鹿女为代表的姑射人繁衍生息之地。古城是因古时建泰平县城而得名。“姑”和“古”是同音,“射”和“城”音就大大不同了。把“城”读成“射”这不是特殊方言的变音,更不是古城的俗名,而是堂堂正正名出有源的古老村名。也是代代相传、家家户户熟知的好昉名。正因为如此,古城人把古城叫姑射。因姑射国这个地方是古城的始名,是古城先辈人的故里,所以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将“古城”叫“姑射”(音顾设)。 “姑射国”,这里的“国”在西周时期,人们居住的地方叫邑,《说文》中解释说“邑,国也。”据此可以得知,姑射国就是姑射人居住的地方。就是当时的部落,也可以说是现在的村。可见,古城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古老文明。

古城地处临汾盆地西南边沿,三官和豁都两峪流域,豁都峪在上古时是黄河故道,黄河由此流入汾河聚为“北海”。这个北海东临鸡鸣山,西靠姑射山,南拱晋岭(汾阴山),北倚平阳,清、康熙元年(1662)古城《重修泰岳帝庙记》称,古城“光连汾水,翠横姑射,拥雄关①而拱晋岭②”。距古城东45里陶寺是平阳唐尧都城。《太平寰宇记》谓:“太平乃唐城”。一言九鼎,充分说明太平就是唐国都地。全域地势为横积扇缓坡平原,是黄土藏金的瑰丽山水宝地,这里地灵人杰,物产丰富,交通方便,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历史遗迹丰富,人文景观众多,淳朴唐风代代传承,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上一篇:【传统音乐】凤县民歌(宝鸡市)传承人:张克勤

下一篇:【民间文学】吹箫引凤传说(宝鸡市)传承人: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