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鼓是将一面大鼓和一面小鼓同置于一个鼓架上进行演奏的一种表演形式,大鼓为“阴”,小鼓为“阳”,有的地方称“子母鼓”。在襄汾、曲沃又称“文锣鼓”。这一鼓种主要分布在襄汾县汾河两岸的邓庄镇鄢里村,南贾镇东张、荀董等村以及尧都区尧庙乡的神刘、大韩、伊村、杜村、下靳和曲沃县的部分地区。演奏乐器除大鼓、小鼓以外,还有锣、钹、铙,在襄汾县和曲沃县的有些地方还有小斗锣,俗称铛铛。大鼓和小鼓一般都由一个人敲打,有的地方分两个鼓架,由两个人演奏,各敲一个。阴阳鼓的演奏难度在于一个人演奏两个鼓,大鼓随锣,小鼓随钹,这给队形的变换也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一般阴阳鼓的表演,队形变换较为单调。阴阳鼓的演奏风格,以抒情、细腻、文雅见长。

阴阳鼓是襄汾锣鼓中很有特色的一个鼓种,对比是它最主要的音乐表现手法,不论是乐曲的结构,演奏的手法,乐器配置等,都体现了它的鲜明个性。在襄汾,阴阳鼓的演奏形成以汾河东岸的邓庄镇鄢里村为代表和以南贾镇东张、荀董两村为代表两个流行区域和各有千秋的艺术特点。


上一篇:【民间文学】卢秉纯的传说(临汾市)

下一篇:【民间文学】张亮的传说(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