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金匠,是一种专门打制金银首饰的匠人。因为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榔头、锉刀、剪刀、吹筒等硬家伙,所以也被人称为“打金师傅”。打金工艺相传始于春秋盛于战国,在我国历史上创造过无数的辉煌。然而,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打金这一传承了数千年的古老行当,在现代城市中已经十分少见,只有极少数的金匠世家仍在传承这种手艺。许多老西安都还记得,解放前在竹笆市居住着一家专门制作金银首饰百余年的陈氏家族,而这个陈氏金匠世家的第三代传人陈品清至今仍在传承着老把式的“打金”工艺。

年逾七旬的陈品清,因为舍不得家传的打金手艺流失,所以现在还时不时帮亲朋好友制作些金银首饰。而她的工作室就设在她家的一个小角落,在这约2平方米的空间里,一张陈旧的一头沉木桌,桌上摆着一块木炭、酒精灯、铁皮盒、喷灯和镊、刀、钳、锯、针、锤以及许多自制的工具,脚边则有一副脚踏式风箱和油壶。“我家姐妹四人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初跟随父亲学艺,到现在和黄金打了三四十年交道了。”聊起自家的手艺,陈品清滔滔不绝:“制金饰工序繁杂,每一项都要细心再细心。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不断锤炼。刚开始,我们跟着父亲学,有时候手工打一副黄金镯子需要一周时间,完了还要经过焊接、锯、锉、镶嵌、打磨、抛光等多道工艺才算完成。”陈品清说,她的父亲陈文池不仅从事金银饰品加工,更是精通捶揲、錾刻、镶嵌、刻字等工艺,是当时省城金银饰器制作行业里技术成就最高的“全把式”艺人。上世纪40年代,就已经在当时全西安23家银楼中规模最大的物化银楼担任首席金银制作工艺师。

陈品清全面接受了父亲传统金银饰器技术教育,曾先后给红旗手表厂、蝴蝶手表厂后表壳上刻字模和牡丹花徽纹模具,1990年为秦川机械厂刻制北京亚运会熊猫盼盼纪念章的模具,做过的精品金银首饰更是数不胜数。2011年,西安陈氏世家金银饰器技艺成功申报成为陕西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品清的妹妹陈燕清也于2012年成为了陕西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对于手工艺人而言,陈氏世家第三代传承人最佳的黄金工作年龄已经过去,而且现在作品很少,必然导致在工艺水平上会有所下滑。加上现在机械金银加工的冲击,陈氏姐妹很怕这门手艺后继无人。“只要有人愿意学,我肯定倾囊相授,哪怕免费教都没问题!” 陈品清表示乐意收徒传承这一老把式“打金”工艺。

“千锤百炼”,铸造了老把式“打金”工艺。

上一篇:【传统技艺】铁水打花技艺(榆林市)(省级)

下一篇:【传统美术】陇州社火疙瘩脸谱绘制技艺(宝鸡市)(市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