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也是地名。因为距延陵镇刚好九华里,故称九里。九里原是一个集镇,后来变成一个村,住着460多户老百姓。当地流传着一种说法: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茅山是道教上清派发源地,距此地不远。但为什么“上茅山”还要“回九里”呢?主要因为这里有“江南第一庙迹”——延陵季子庙。

按丹阳人的说法,“上茅山回九里功德圆满”。茅山是道教三茅真君传道处,修的是“功”,季子是至德先师,修的是德,故上茅山必须回九里才算是功德圆满。

季子庙以前的规模相当大,庙里面的大树要两三个人才能合抱。旧县志记载:“庙门轩敞,巍殿三重,崇宫崎嶬,杰出云表”。可惜已在1939年毁于战火。现在的季子庙,是前几年九里村民自发集资所建,局促寒酸,香火不旺,管理也不善,两边回廊到处落满了灰尘。庙里除了季子塑像,还有两块碑:一是十字碑。相传碑文为孔子所书: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二是无字碑。据说能通灵,能使阴阳相隔的亲人相见。

上一篇:【民间舞蹈】炎陵县三人龙(湖南省)传承人:李洪辉

下一篇:【民俗】金山寺水陆法会(镇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