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是金鱼的重要发源地和聚集地。旧时的扬州人家,栽花养鱼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大凡家中有花园的人家,花园中总会筑有水池,池中也必然养鱼。池中的鱼当然是用来观赏的,这类观赏鱼,除热带鱼外,扬州人通称为“金鱼”。扬州人家蓄养金鱼,最早见于沈弘正所著的《虫天志》:“淮扬人家蓄金鱼,初以红白鲜莹争雄,后取杂白身红片者。有金鞍、鹤珠、七星、八卦诸名,分缶投饵。”清代扬州的金鱼已形成了一定的商业生产规模。到了清末民初,扬州的金鱼饲养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行业,广储门一带就出现了知名的“金鱼市”,这里培育的金鱼,上等选充金鱼贡,次之游人多买为土宜,在全国颇有影响。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扬州金鱼养殖规模更大,仅扬州红园就有二百多张鱼池,年销售量达二十万尾,还出口到东南亚和西欧各国。其他的以养金鱼为业的私人鱼池也很多,金鱼和花木一样,已成为扬州的特色商品。2011年,扬州金鱼培殖技艺被批准为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上一篇:【民俗】南梁“滦池古会”(临汾市)

下一篇:【体育与杂技】沅陵传统龙舟赛(湖南省)传承人:张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