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五龙洞祭祀文化(临汾市)
2018-05-10 11:15
五龙洞祭祀习俗历史悠久,起源已无从考证,是流传于临汾蒲县方园百里的村庄一代的祭祀活动。
五龙洞圣母祠,位于蒲县城北20公里,红道乡辛庄村北普云山南麓幽谷之中,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接古县乡,北连克城镇、东临西坪垣,南依蒲城镇,为本县古八景之一。明代建筑,四合院式;正殿为石灰溶洞,深20米,高3米,宽3米,内有五龙圣母等塑像5尊。西侧有一洞,深不可测,民间传言此洞可通陕西,为历代祈雨之地。在古代传说中,龙具有兴云降雨的神性,相传,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为龙母生日,每逢大旱之年方圆百里的百姓都要来此祈雨。过去北方干旱少雨、旱灾濒至、人们面对大自然的无情灾难,只能借助神灵的力量与之抗衡,并坚信在龙母的护佑下,甘霖时至、粮食丰裕的美好生活一定能够实现。在蒲县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小旱不过五月十三,大旱不过五月十八。” 每年农历五月十八日,来至四面八方的民众纷纷到圣母庙庆祝龙母的诞辰,祭供品、献布施。他们认为“神之不忘乎人,由人之不负乎神也。”所以对圣母的虔诚的敬仰之心必定会换取圣母的恩赐,他们的祈盼早已包含在圣母庙正殿的对联之中“出龙宫国泰民安,求圣母凤调雨顺。”经过人们一代又一代的民间口头传说和祭祀,已经形成了当地亘古不变的一个风俗。
龙洞祭祀习俗保留了民间传统文化的原生形态,又传承着各种传统表演艺术形式,对保护民间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