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简介
  定仙墕娘娘庙位于定仙墕镇定仙墕村。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以给娘娘敬献高五米的五树五彩纸花为主要会事活动,形成和延续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国本源文化底蕴厚重。以其生殖崇拜的特征,祖先崇拜的特征,广泛的群众性特征,极强的娱神娱人特征,成为仙岭人家生命寄托、精神栖息、情感宣泄的圣会。
  定仙墕位于延绵百里、海拔千米的定仙岭上。荒凉的土地,艰难的生计,对生的渴求与死的恐惧,一骨脑形成了仙岭人对神灵的依赖和乞求。在天灾人祸,瘟疫疾病面前,生命显得极其脆弱,无可奈何之下,极尽方法媚神娱神,让神灵佑护一方黎民百姓,特别是幼小的生命。花会,就是人们绞尽脑汁,穷其财力的一种媚神娱神行为。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唢呐鼓乐,秧歌大戏,五彩花树,把偏僻封闭的定仙岭闹了个红天火地,两三万人云集古镇,人山人海春潮般涌动,神高兴了,人欢喜了。求神赐子的,盼神消灾的,旅游采风的,经商叫卖的,各有所得,各得其乐。
  一树树纸花伴随迎神队伍在崎岖不平几十里的仙岭山路上涌动,是对神的虔诚,也是仙岭人对生命、生存的一种追求和执著、一种不屈和抗争、一种奋斗和挑战,更是喜怒哀乐丰富情感的暴发式宣泄。
分布区域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所属会社面积南北65公里,东西40里近300平方公里。在文化大革命前,入会社的村庄为绥德、清涧两县七个乡镇的106个行政村,随会村庄51个,入会信民4万多人。现在入会社的村庄为绥德县的定仙墕镇、枣林坪镇、崔家湾镇、义合镇、河底乡(已撤销)、清涧县的石盘乡、寨沟乡七个乡镇的84个行政村,以及37个随会村,入会信民3万多人。在庙会期间,除会社所辖民众外,另有来自周边乡镇以及吴堡、清涧、榆林、延安、山西省柳林县等地的香客、商贩、游客和摄影采风者数万人云集仙岭。
历史渊源
  娘娘庙座落在定仙墕村何家硷东头,是绥德县境内最古老的庙宇之一。据碑文记载,于明代成化年间,由本镇腰岩峁村迁建于此。腰岩峁村原庙址处至今叫娘娘庙湾,古庙遗踪清晰可变。据传,腰岩峁娘娘庙的香火本来十分兴盛。某年三月十八日,一只千年老狐进入庙内,把娘娘神祗牌位衔到定仙墕现庙址处。人们发现后,向娘娘讨卦探问原由,原来是娘娘的圣意想迁庙址。于是,大兴土木,建立新庙,将娘娘恭迁到现娘娘庙内,并定每年三月十八日为庙会日。娘娘庙建筑由神道、山门、卷棚、正殿、乐楼、钟鼓楼等组成,有会窑数十孔,社地80多亩。因战争、政治运动诸多因素,塑像碑石俱毁,多种建筑破坏严重,社地和会窑在土地革命时期分给农民,文化大革命期间会事停办。1987年4月张善文、王哲祥等人发动乡民筹集资金,重新修葺庙宇,重塑金身,于1988年竣工,当年恢复了花会等会事活动。
  娘娘庙内最先供奉的是天神娘娘。据传,娘娘姐妹七个,原是天上神灵,来到凡间,住在黄河岸边的一座山梁上(河底乡界首村),繁衍生殖。日久天长,各有儿孙无数,把这座山挤得海海满满。因人多地窄,实在没个好吃上的,姐妹七个就商量着各个的分食地盘,商量好后,吃过分家饭,各带各的儿孙走了。
  大姐留在原地,子孙后代在当年商量分食的地方盖了庙,供奉七位神灵娘娘,并把这个地方叫分食窠。二姐来到定仙墕(早先为腰岩峁),其她五个姐妹分别到清涧县石盘、白草寺、西山沟、阳沟,一个渡黄河到山西省柳林县三交镇居住生息。后来,各自的后人子孙都建庙宇,祭祀祖先。六座庙宇距定仙墕最远的不过30公里。不知过了多少年, 尧帝掌管天下时,特地来分食窠娘娘庙祭祀祖宗,后人就把分食窠娘娘庙所在的山叫老尧山,尧帝离开走过的山走尧山。定仙墕娘娘庙和其他六座娘娘庙一样,最早以宗庙的形式被当地人敬奉,进行祭祖活动。到了清初,在修葺时改供送子娘娘、奶母娘娘、催生娘娘、眼光娘娘和痘神娘娘、糠神娘娘。成为生育之神和婴幼儿的保护神。不生育或只生女孩的妇女到庙上许愿上香,或偷儿女花即可生育得子;得眼病、天花、糠差病的小孩,到庙上烧香许愿即可保佑平安无事,早日康复。定仙墕娘娘庙的花会最红火,周围六座娘娘庙都有花会,但花树小且气势不大。定仙墕、石盘、阳沟、西山沟、白草寺、分食窠会日分别是古历三月十八、十六、十三、二十一、初三、初八日。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五彩的花树,潮涌的信民,伴着吼天撼地的唢呐声,似彩龙缓缓行进在荒芜贫穷的仙岭上,把生命的呼唤,生存的企盼,十分虔诚地托付于娘娘的佑护,娘娘成为仙岭人家的生命保护神。
  定仙墕居于定仙岭上,海拔千米,延绵百里 ,山大沟深,偏僻荒凉,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地,是人类生存的艰难地带,更是脆弱幼小生命的濒危之地。人们在大自然面前的无可奈何,全变成对神灵佑护的虔诚。一树树纸花,一堆堆香火,一个个叩首,一脸脸企盼,就是人们在神前的许诺,在神前的乞求,是把自己和妻儿子孙的生命安危向神的托付。娘娘庙花会已成为仙岭人家的精神家园,成为仙岭人家最圣洁的日子,纸花就是仙岭人对神恩最完美的回报。
基本内容
  定仙墕娘娘庙会,以给娘娘敬献花树为主要会事活动,故又称花会。花会会期三天,即农历三月十七、十八、十九日,十八日为正会。花树由六个社轮流敬做,每年两个社,三年轮一次,分别举办十八、十九日花会。十七日的花年年由定仙墕村何姓人家敬献。
  花会的基本仪程是:三月十六日,两个办会事的社和定仙墕村何姓人家用唢呐鼓乐队把神羊迎到娘娘庙内,在娘娘的神祗前举行领牲仪式。三月十七日的仪程是,迎神、迎贡、迎请诸位娘娘回归神祗,享受善男信女的敬奉和香火;何姓人家将两树人口花迎献到娘娘神坛前;办十八日花会的村社用唢呐鼓乐八抬楼轿迎请娘娘(塑像或牌位),回办会事村领受香火和观花。十八日的花会仪程分两部分,一部分在办会事村内进行,另一部分在娘娘庙上进行。会社所在村,十七日在会窑的院子内搭建五彩神棚,打扫道路,清水洒路,迎娘娘进村。娘娘迎进村,鼓乐秧歌前导,男女老幼皆跪拜于路边院侧。娘娘安坐于彩棚神坛内后,即焚表烧香、献贡、祭酒、献花。这天凡属该会社村庄的人都到主办村给娘娘上香布施,帮助办理会事。无论外村赶会的,还是本村男女老少,皆欢聚一堂观花看秧歌,在一起或“五魁”或“八碗”或“拼三鲜”,要吃喝两天三顿饭。通昼达夜唢呐吹的满村响,秧歌扭得眼花缭乱,娘娘神祗前跪拜一群求子的、治病的善男信女。第二天早饭后,迎花队伍簇拥娘娘穿山越岭走向定仙墕娘娘庙。迎花队伍依次为鼓乐队、 钺斧金瓜仪仗队、引乐鼓彩旗队、五树纸花(每树花由四个壮汉轮流举,并有四个护花人)、娘娘神祗楼轿、鼓乐队、秧歌队。定仙墕庙会上的仪程是:这支迎花队伍从办会事村出发,到定仙墕街上游街一周,并在前街墕口举行赛花仪式,同时在挂塔渠挂起八丈长的五彩纸塔。这个过程最红火,赶会的人把街道挤满了,垴畔上、山坡山顶上都是观花人,迎花队伍似彩龙在人海中游荡,唢呐、秧歌、大戏把仙岭古镇闹的红天火地。赛花毕,迎花队伍进入娘娘庙内,尊请娘娘回归神坛;花树在庙院内敬献十多分钟,即焚烧于大殿前。随即举行迎贡献贡、祭酒、收彩塔并焚烧等仪式。仪式举行完毕,办十九日的会社村,用唢呐鼓乐迎请娘娘神祗楼轿回村观花。十九日花会议程同十八日花会的仪程。
  花会期间秦晋两省的香客、游人、商贾云集仙岭,两三万人把千年古镇挤的海海满满;五六班唢呐昼夜在仙岭的山山洼洼震响;秧歌队、晋剧团把一条街道闹的红天火地。五树纸花把神、人看的满面春风,欢天喜地;为求子的、消灾的善男信女,把企盼托付于神,心灵得到了慰籍;观光的、采风的皆陶醉于中国本源文化的厚重中;商人小贩都发了财,一沓沓钞票装鼓了口袋。各有所需,各得其乐,各有所获,花会的五光十色长久地在仙岭人脑际中闪烁。
相关制品及器具作品
  庙会除固定的庙宇建筑设施和神祗前固定器具贡品外,各办会村每年要制做和装备的有:
  1、花树:共五树,花色分五色,乃五行学说的遗风。头树花树高约5米,花插9层,插于干草捆扎的碗口粗4米多长的花柄上,各层花数量不等,整树花树呈尖塔状。每朵花花盘(叶子)见方8寸,为绿色,花瓣为红、黄、白、紫五色搭配制作而成。其余四树高度以次降低,花层分别为八层、七层、六层、五层。五树花共有近400朵。
花由民间花匠制作,每年过了二月二,办花会社就请来花匠做花。花盘为三层麻纸裱糊、染色成形、溶擦火蜡而成;花瓣用麻纸染色、五色尖纸,用专用工具打成后,手工卷制,尔后将花盘、花瓣、花蕊、花枝组合而成。
  2、纸塔:纸塔由1米多高的塔顶和七米多似幡样的塔吊组成。塔顶用木棍搭架,五色纸裱糊成宝塔状;塔吊由几十个柳条圈、细绳、五色纸条制成幡状形。会期,娘娘邀请各路神仙来仙岭观花,纸塔是观花神灵贵宾的寓所。
  3、引乐鼓:引乐鼓共五串,用柳条和麻纸糊成1.5米左右的纸鼓,五色画上祥云瑞草,与缨络组合而成,系在木杆上。
  4、神羊:每年由两个办会社和何姓人家各养两只共6只白山羊羯子,给娘娘敬献牲羊。羊要选购体健形美,三岁的白山羊羯子,在办会的头一年秋买好,作为第二年花会的神羊。选好饲喂人,于10月初1早将白山羊牵到娘娘神坛前,呜炮、上香、献贡后,给羊带上在香火上熏过的小木牌。经过这个仪程,普通的山羊就成了神羊。每天饲喂神羊时,要点香、敲锣。羊不能用绳拴,无论吃谁家的庄稼、晒晾的粮食,吃在推碾的米面,不能赶打,任其吃足自动离去为止。
  5、贡品:贡品用白面或蒸或油炸而成,形状为代表天地宇宙的卷卷和寓意生殖崇拜的面鱼。白面为专用面粉,办会事村,在前一年选一垧好南阳地,耕耙好后,不上粪施肥,甜点籽种上红小麦,专收专打专藏,磨成专用面粉为娘娘制作贡品。
  6、贡盘:用中国本源文化寓意生殖繁衍母体文化符号的多籽(子)植物的种子(南瓜子、葵花籽、松籽),染成五彩颜色,制成寓多子多福的麒麟、蹁蝠等贡品,搭配用同种原料制作的花朵,摆放在专用的贡盘用。
  7、娘娘神祗楼轿。用于邀请娘娘到主办村观花乘坐。
  8、金瓜、钺爷、指天、划地等仪仗用品。
  9、乐队所用锣、鼓、镲、号、唢呐等。
  10、秧歌队所用服装、扇子、太阳伞等。
  11、进贡所用盘、碟等供器。
  12、神祗前所贡的器具、灯蚀、香表等。
管理体系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在文化大革命前入会社村达106个,随会村51个,分为六大社。每社设会长两名。文革后设立总会,下设六大社,各社设分会长。
基本特征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在数百年的形成和延续过程中,形成了如下主要特征:①从花会的仪程及花树贡品的形状、制作原料诸方面具有中国本源文化活化石的特征。中国本源哲学“观物取象”的表现形式,在中华先民眼中,具备人类无法达到的多籽(子)繁衍能力的动植物如鱼、花、南瓜等,是属地属阴的母体文化符号,寓意生殖繁衍,企盼妇女有鱼一样的生殖能力,达到儿孙满堂、子孙延绵、香火旺盛。花树就是生命树,搬朵花回家就可生子。将生殖生命要义用五彩花树表征。②娘娘庙供奉的神灵,虽然已由分食窠娘娘演变成主管生育的送子娘娘,老百姓一谈到娘娘庙还是会讲到分食窠的故事、老尧山的传说,祖先崇拜的根性文化家喻户晓,烙刻在心,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的特征。③娘娘庙花会由两县七乡镇一百二十一个村,三万多人口联办,花会期间,办会村社当成他们一年内或十多年内(有的村十多年才轮的办一次)最重要、最神圣的事来办,不分男女老少全身心地投入。方园三五十里或百八十里的看花赶会人云集仙岭古镇,其规模、其气派一般庙会望尘莫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特征。④花会这种特殊庙会形式,除去敬神功能,有很高的观赏性,再加上古装古调的大戏,红天火地的秧歌,吼天撼地的唢呐,形成极强的娱神娱人的特征。
主要价值
  定仙墕娘娘庙花会因其敬神敬祖、娱神娱人的独特功能和蕴藏厚重的中华文化的本真,独具的庙会形式和最古朴的祭祀方式,对其进行有效的保护,其价值是十分重要的。其一,是研究陕北文化,溯渊中华民族的远古文明,具有活化石的价值。其二,会期,是民俗文化,特别是庙宇文化的大展播,为民俗研究、民俗摄影者提供了一个采风的好去处。其三,会期,办会社村的男女老少,欢聚一堂,远在异乡他域的乡人也会赶回来,一起敬神观花,一起大碗吃肉,大杯喝酒,办神事胜过办喜事,具有构建和谐社会、和睦家庭、友好邻里、友好亲朋的社会价值。其四,庙会涉及村庄多,人口众,活动能有条有理进行,对探讨基层民众自治有参考价值。其五,两三万善男信女,商贾香客云集古镇,具有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商贸繁荣,扩大地域的知名度价值。


上一篇:【传统技艺】交里桥饸饹面(临汾市)

下一篇:【传统技艺】尧都沙锅制作技艺(临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