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制作技艺在民间流传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周代。据考证,最早的手工布鞋是在山西省侯马市出土的3000多年前周代武士跪像所穿的布鞋,从这双布鞋上可以明显看见一行行归整的线迹,与今天的纳底布鞋完全一致,它表明3000多年前的周代,纳底布鞋已经被使用。起初,纳底布鞋是专为皇亲国戚、京官外官制作的朝靴。发展到清代,纳底布鞋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民国时期,工匠才将此技艺该做其它款式的适合老百姓穿着的千层底布鞋。晋南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始终以布鞋作为主要鞋类穿着并对传统布鞋不断改进,最终形成了以千层底拉花为主的布鞋样式,在民间广为流传。

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的传承方式是师传徒的老模式。由技艺高超的老师傅通过口传心授,将自己的制鞋经验、窍门教给徒弟,徒弟通过体会、理解,在实践中继承师傅的技艺,从而一代一代传承下来。而制鞋手艺通过口传心授传承,难度很大。千层底手工拉花布鞋一直沿用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工艺严格、独特,选料考究、做工精细,难度大、耗时长,工序复杂繁多。做一双鞋大的工序有30多道,总工序要上百道。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讲究尺寸、手法、力度,要求干净、利落、准确。

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的产生是中国制鞋史上一件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它凝聚民族手工技艺的精华,具有独特特色和优势,反映了中华儿女优秀勤劳的品质,是中国鞋文化的代表作,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和珍贵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工艺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布鞋越来越多地被皮鞋所取代,而学习此项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传统手工制鞋工艺面临很大的危机。


上一篇:【传统技艺】猫耳朵(临汾市)

下一篇:【民间音乐】湘西苗族民歌(湖南省)传承人:吴腊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