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洪洞大槐树寻根传统文化(临汾市)
2018-05-10 09:40
河南濮阳的黄泽岭是大槐树移民后代,1991年他到洪洞寻根,发现能找到的移民资料不多,就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研究相关历史,走访了有大槐树移民后代的十多个省,掌握了大量材料,编著出版了《大槐树寻根》《移民大迁徙》《大槐树迁民》等作品。
黄泽岭说:“大槐树的文化内涵被挖掘得越深,寻根者就越来越多。大槐树下‘寻根热’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活力和凝聚力。”
对于寻根者来说,大槐树是他们表达对故土思念的地方。目前,祭祖园每年在清明节、中元节、寒衣节等节日都举行祭祖大典,吸引游子参祭。“洪洞大槐树祭祖习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马来西亚的肖光麟参加了一个128人的寻根团,沿着祖先当年迁移的路线,先后走访广东、福建、江苏、山东、河南,最后来到洪洞。他说:“寻根多年发现,这里才是我们最深的文化根脉。”20年来,每年到大槐树寻根的海外华人、港澳台同胞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2017年这个数字已增长到6.5万人。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为《山西移民史》作序时写道:“家山何止大槐树?麻城孝感乡、宁化石壁寨、江西瓦屑坝、苏州阊门外、南雄珠玑巷、山东枣临庄、南京杨柳巷、南昌筷子巷……无不是千百万移民后裔梦魂萦绕的故园家国。黄河长江、中原大地、西域东海、北疆南岛,中国历史上广袤的疆域,又有哪里没有渗入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发达的根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