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在唐代中叶时,就已经由专为宗教服务的佛画领域,推广到印制术数、小学、诗歌和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历书。 在历书上主要是记录天时、季节和耕种、收获的有关问题,这是比阴阳相宅一类的书更为当时的社会所需要的。在唐代太和九年(公元 835年)前后,四川和江苏北部一带地方民间就大量印制雕版日历,拿到市场出售。南朝时代,已有在建业南浮桥、朱雀桁头叫卖日历的记载。在《武林旧事》上也说:“都下自十月以来,朝天门内外,竞售锦装新历”。近年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遗品中,就有两种残存的历书。在这样雕版历书上,一般是雕印着月建大小、八卦、十二属相和人物牛马等图像。这样季节性的雕版画的出现,也就可以说是木版年画的开始。

上一篇:【民俗】彝族火把节(楚雄彝族自治州)

下一篇:【传统戏剧】为辛村镇乐腔(安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