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相州瓷复古制作技艺(安阳市)
2018-05-09 14:44
从明代便失传的孟家井窑绞胎瓷10日带着130度的余温出窑,这是当地历经8年研究、复原古法技艺后,首次大批量烧制绞胎瓷。
沿着太原东山方向走十几公里的山路,便是孟家井村。在山西古代瓷窑历史中,尤以北部的浑源窑和中部的孟家井窑名声在外。此次烧制的绞胎瓷有19块瓷板和4个瓷盘,是当地于2015年成立绞胎瓷传习所后,批量烧制最多的一次。
76岁的冀田福是太原孟家井村的第三代烧瓷人,如今他也是传习所的一员,为的是将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
“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每天早晨4点就出门干活,6个小时他要捏3000个瓷碗。从小受家里的影响,也当过一段时间学徒。因为这个工艺十分复杂,窑厂搬迁后我就回家种地了,烧瓷的手艺,就再也没捡起来。”冀田福回忆道。
太原市美术馆馆长王鼎是个地道的“瓷迷”,从2008年在孟家井村发现金元时期的绞胎瓷碎片后,便以一年30趟的频率往返于市区和孟家井村之间。8年时间,王鼎收集材料、调研、收集瓷片标本、了解制作工艺。2013年,孟家井绞胎瓷制作技术被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